什么是家庭教育?

如题所述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佳来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9
家庭教育的简称就是家教。以前我们会这样评价一个孩子:“这孩子真有家教!”或者“这孩子真没家教!”

百度给出的定义是:

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这样分析:家长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子女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不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如此分裂地看待。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思考,对家庭教育有大致几点看法:

1,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自我学习和成长。

这是家长教育好子女的前提。如果家长自己不懂礼,如何告诉孩子礼节?

就如下面的小故事:

螃蟹妈妈告诉小螃蟹要直着先前走,还给小螃蟹做示范,小螃蟹横着走,螃蟹妈妈说不对,要直着走,可小螃蟹高诉妈妈:“我是和您学的呀?”

所以家长在为人处世的方面一定要自己力求做到,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是身体力行的最好的教育。

2,家庭教育是一个泛泛的概念。

具体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来说,没有明确的具体内容,只有原则,是成人的教育。几乎所有为人处世的内容都包括在家庭教育的内容里,几乎孩子的点滴细节到志向和成就都有家庭教育的影子,

比如孩子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比如吃饭的礼仪,比如孩子敬业的精神等。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家长如何和老师沟通与相处都会在孩子身上有所反应。

比如家长责问老师,孩子作业有问题,迁怒于老师,这就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可以不尊敬老师的暗示,家长如果和老师相处很是有理有节,那么孩子也会感受到做事就要有理有节,不可肆意妄为。
第2个回答  2022-09-28
1、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2、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3、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这样定义家庭教育,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如下:(1)亲职教育;(2)子职教育;(3)两性教育;(4)婚姻教育;(5)伦理教育;(6)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7)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年轻一代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 广义家庭教育:指除自己以外的家庭成员对自我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通常久远,甚至影响一生。

· 狭义家庭教育:指一个人成年之前,父母或家里的长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第3个回答  2022-10-04
1、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2、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3、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这样定义家庭教育,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如下:(1)亲职教育;(2)子职教育;(3)两性教育;(4)婚姻教育;(5)伦理教育;(6)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7)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年轻一代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 广义家庭教育:指除自己以外的家庭成员对自我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通常久远,甚至影响一生。

· 狭义家庭教育:指一个人成年之前,父母或家里的长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第4个回答  2022-10-23
家庭教育是由家庭和教育两部分组成的,说白了,家庭教育就是在一个家庭环境中,父母长辈监护人对子女的态度,以及对子女在知识面上的拓展。东西方在家庭与教育方面的观念又是迥异的。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东西方完全能够做到互补,既要发扬我国重视家庭的美德,又要借鉴西方教育子女的先进理念,比如,去掉父道尊严,多一些平等和对孩子的尊重;放弃对孩子的支配欲望,多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少一些溺爱,多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少一些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少一些担心害怕,多鼓励孩子冒险;淡化分数和状元情结,着力启迪孩子的智慧和思辨能力;放弃模仿和形式主义,多鼓励孩子探索和创新。总之,我们要在发扬重亲情、爱抚、孝道、诚信、守纪律、朴实等美德的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