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凯悦官宣阿丽拉上海,看国际品牌中国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今天一早智库创始人朋友圈开始被小刷屏,凯悦集团官宣首家城市度假型阿丽拉即将布局于上海浦西威海路南京西路核心商圈,其实这个消息在业内也早已不是新闻,在上个月凯悦官网已经将Alila Shanghai列入Pipeline名单,而定位的威海路就是原来的浦西四季。以至于很多吃瓜群众大呼:上海再无四季!而反手再查四季官网,四季中国名录已将上海撤下,目前只剩北京、广州、杭州、深圳、天津、香港和澳门七家。关于四季的情况我们以后再说,今天主要来看看在这场换牌易帜中的赢家,目前已是黑丫头凯悦旗下精品奢华品牌的阿丽拉到底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如何。
时间回到3年前,2018年10月8日,凯悦宣布收购初出茅庐的酒店集团Two RoadsHospitality以加大品牌发展阵容,说它初出茅庐主要是因为这家酒店集团于2016年9月刚刚成立,但虽然年轻,它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旗下酒店品牌包括此次新闻中的主角的Alila阿丽拉,还有诞生于北美的Joie de Vivre、Tommie、Destination和Thompson。据说阿丽拉在梵文中寓意为“惊喜”,其实也是品牌创始人Mark Edleson对品牌的定调,“酒店只为惊喜而生”。所以以至于后期我们看到海内外的阿丽拉都在强调一种极简的设计理念和天然的环境,让酒店在每一处选址上都形成了独特的Alila式度假哲学。比如在印尼巴厘岛阿丽拉乌鲁瓦图的石灰岩悬崖顶上的“鸟笼”设计,的确是吸睛无数房价也是令人咂舌。但似乎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去年疫情期间我曾撰文《阳朔Alila糖舍走了,度假酒店的未来会如何?》讨论了度假酒店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建议。
而在今年2月20日,凯悦官宣由于政府对当地规划调整的原因从即日起关停阿丽拉安吉酒店,至此这一品牌在中国开业酒店仅剩乌镇一家正常营业。其实从阿丽拉的选址可以明显感觉到品牌方一直在坚持和秉承着品牌的定位逻辑,无论是已经开业的阳朔、安吉、乌镇还是筹建中的青城山、武汉东湖、苏州太湖等等其实都是印证。但问题是符合这样的要求的严苛选址要求的目的地到底有多少?而在去地产化的大政策背景下又有多少房开商的项目可以承载这样的奢华度假酒店的成本?这些问题也许是在经过凯悦加持后阿丽拉的新选择-从度假目的地走向城市,开启城市度假的新概念也许是另辟新径的解药。那到底能够从此次阿丽拉落位魔都看到国际酒店品牌在华发展的哪些问题和趋势?我们提供几个思考问题的方式供大家讨论。

1 酒店品牌的发展已经从盲目崇拜到理性消费的时代
最近和几个同行一起梳理国际品牌在华发展情况,我们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国际品牌真的没有那么香了,消费者和业主已经从存在即是真理的盲目崇拜的时代逐步到了精打细算的理性消费时代。更何况不断升级的国内品牌们也逐步从低端向中高端及高端演进加入战场,酒店行业品牌的中外战国时代一触即发。
2 酒店品牌的发展从标准化向适度标准化和个性化演进
中国市场目前包括星级饭店评定在内的行业标准基本都是借鉴国际品牌严格的标准化模板,我们也一度将标准化与品质化和规模化画上等号。但随着新的消费群体需求的变化和酒店投资回报的倒逼,更多的非标化需求催生了精品酒店和软品牌的发展,而这些个性化产品与标准化共生形成了完整的酒店品牌生态。
3 酒店品牌的发展最有可能从度假酒店的本土化方面突破
其实一直以来国际品牌的传统优势市场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商务市场,而在度假市场里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在不断涌现的如开元、君澜、安麓、WEI等民族高端度假品牌的推动下,在度假酒店的市场中国际连锁品牌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挑战,更加需要品牌方在本土化、文旅化方面进一步打造新的能力。
4 酒店品牌的发展需要品牌方具有业主资产管理的全新思维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酒店资产管理是业主的工作,品牌方主要从运营角度做好管理即可。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酒店行业的投资回报以及未来的退出问题越来越紧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需要品牌方具有更加全面和强大的资产管理思维,能够帮助业主从投建融经退的全生命周期理解酒店投资运营的深层次运作,从而才能真正将品牌方与业主的利益高度一致并最终获得长期利益。
阿丽拉此次能够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滩核心地段落地当然首先是凯悦集团背后加持的努力成果,和丰盛集团合作的具体细节现在还不清楚但相信不是孤案也不会那么简单。无论如何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呈现出一个有里有面儿的好作品,更期待能够在整体项目的运作上给市场一个就像阿丽拉名字意义一样的——小惊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