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消费市场分析调查?

如题所述

市场调查是现代企业了解市场行情,制定营销策略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我整理的内容,供您参考。
一、上海餐饮市场概述
根据上海餐饮行业提供的资料,目前上海正式注册登记的餐馆应该为10562个。上海主要餐饮地区共有各类餐馆不少于2000家,其中韩国餐馆在220家左右,占11%左右。
1. 浦东陆家嘴地区有140家以上韩国餐馆,装修精致,突出黄浦江观景。
2. 长宁虹桥古北地区有300家以上韩国餐馆,特点是大面积、有气派,以休闲小吃为主的仙霞路一条街除外。
3. 徐汇衡山路和肇家浜路分为两种格调,衡山路以精致酒吧为主,店家多,面积不大;肇家浜路以大型餐饮为主,大部分都超过1500平方米。
4. 杨浦五角场地区以大型或超大型餐饮为主,面积都在2500平方以上。
5. 普陀长寿路地区大中小韩国餐馆汇聚,数量在400家左右,其中韩国餐馆50家以上。
6. 闸北洛川东路区域附近的餐饮以海鲜为主,各种酒家数量在180家以上,均以江浙菜系为主。
7. 卢湾徐家汇路地区以大型餐饮为主,数量在230家以上,其中韩国餐馆15家。
8. 静安南京西路地区以高档餐饮为主,每个餐馆基本都有特色,数量在150家左右,其中韩国餐馆15家。
二、韩国餐饮业在沪情况
目前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各类韩国餐馆有450余家,上海餐饮主要区域占到220家,比例为50%左右。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的约有100家左右,占450家总数的22%左右。具有连锁性质的大型餐馆主要有韩林炭烤和韩风炭火烤肉等10家。
韩国餐馆主要集中在长宁、杨浦、徐汇和普陀等四个区域,占总数450余家的37%,即170家左右。
韩国餐馆的菜系以烤肉、冷面、拌饭及参鸡汤、牛肉汤等为代表。烤肉主要是烤牛肉或牛排,冷面主要有荞麦面做的平壤冷面和用土豆淀粉做的咸兴冷面。汤中有名的要数参鸡汤和牛肉汤。
韩国餐馆的装潢格调大多小于500平方,装修不太考究。如果500平方米以上的都比较讲究装潢,而且都比较有个性化。
韩国人在沪长住人数在3-5万,其中以商务人士、留学生为主;流动人数在4万左右。长住韩国人主要集中在长宁虹桥、闵行莘庄和普陀华师大等区域。
三、建议
1. 虹口鲁迅公园地区是韩国餐饮空白,而韩国旅游者一定会到这里,因为鲁迅公园有韩国的一些纪念地;其次鲁迅公园地区是上海苏州河以北商业重镇。如果能够在这里开设500平方的投资在100万左右中高阶韩国餐馆应该是有市场的。
2. 在这里开设韩国餐馆要突出两点:第一,一定要与目前在沪的其他韩国餐馆相区别,不通过上海韩国餐馆目前大部分采取厨师委托的方式,利用自己韩国关系,聘请韩国厨师和研究真正韩国特色菜系——这是核心竞争力;第二,客源以韩国旅游者为主,其次针对韩国留学生和沪北地区中端消费者(人均消费50-60元)。
二、餐饮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在通货相对紧缩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餐饮业以其突出的经济增长拉动力和就业容量受到了广泛关注,昂然跨入十大热门行业之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场空间迅速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国有、集体、个私、外资餐饮企业达到了28341户,以私营和外商投资为主的限上餐饮连锁企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营业收入、网点及从业人员数量同步快速扩张,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小视的经济力量。
近五年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平均11.4%的速度攀升,而其中餐饮业更以平均26.2%的增幅位居各行业之首,始终保持着高增效基础上的高增长,并已形成川、粤、徽等八大菜系和名人食馔、家常土菜、街头小吃与西式快餐相容并蓄,高中低档互补共存的繁荣局面。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餐饮业尽管增长迅速,但基数不大;店家较多,但大都分散经营,且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在目前国内餐饮连锁十强中,尚无一家;此外,现有名点名师虽然不少,但是经营特色和效应并不明显,菜式的推陈出新也很不够。许多餐饮企业重硬体轻软体、重眼前轻长远,粗放式管理和重复建设、不良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不但与发达地区和国外餐饮企业相比存在不少差距,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持续发展。
进一步认识餐饮业的地位、贡献及其投入少、见效快和就业空间大的特殊优势,明确餐饮业的现状和走向,树立国有、集体、个私、外资一起上的指导思想,支援、鼓励和引导发挥非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并加强与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等三产其他行业的相互渗透与联动,在提高中加快发展我市餐饮业,既有潜在的条件和机遇,又有现实的需要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市场趋势研究,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由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序的加快,餐饮业未来将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复合型家庭减少这一家庭结构的重大改变,使得老百姓外出就餐次数较前大大增加,并从简单的吃饭衍化成更高层次和多重意义上的社会行为,加上更加频繁的公务、商务往来和城市人口、流动人口的增多,餐饮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舞台,前景看好。
二是市场和人才竞争加剧。由于社会投资的增大,行业总的利润空间降低,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来兵团”的冲击,餐饮业全方位的市场竞争和新一轮的“洗牌”不可避免。企业两极分化,一方面低技术的劳动失业将会随之上升,一方面技术和管理型人才也会越发抢手。
三是因为消费层次、消费心理的差异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市场进一步细分,而且人们将更为讲究餐饮服务的标准化、情感化及文化氛围,讲究卫生、营养、环保,注重菜点质量和食品安全,菜肴紧随轻油、轻盐、轻糖、轻脂肪、轻调味品的“五轻”国际潮流,有机食品、无污染食品、鲜活食品走俏。餐饮业应面向普通百姓这一最广大的消费群体,以家常菜馆、小吃一条街、美食广场等大众化经营为主,兼顾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并向“绿色餐饮”的方向迈进,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宏观指导,做大餐饮盘子
根据餐饮业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
三要结合直营连锁、特许经营、餐饮超市、餐饮外卖、无店铺经营等现代化的经营形式,因企制宜,积极发展宾馆餐饮、特色餐饮、快餐、送餐、休闲餐饮和家庭厨房工程等,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改造传统餐饮业,提高科技含量。
四要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打响“徽菜牌”。将传统饮食文化与地域特色、现代科技很好地联系起来,丰富和提高民族烹饪艺术,继承、研究和开发各类名优特色菜肴和地方风味小吃。有条件的企业应争取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各种名菜名点和创新菜认定等活动,提升其品位和知名度。当前,尤其要加大对现有“中华名小吃”的宣传力度,并积极总结和积累经验,加大新原料、新调味、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在地方菜的花色、口感和质量上更进一步,重振徽菜雄风。
三、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21世纪的餐饮业,关键在人才。
要继续拓宽渠道、增加门类,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教学体系,可借助现有名店名师优势,采取以店为校、以师带徒这一简便易行的方式,弘扬传统绝技、创新佳技;可以培养等级师为目标,以条件较好的大中型餐饮企业为实习基地,兴办技校和建立培训站、培训中心,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也可选送青年业务骨干,有针对性地参加短期专修班、培训班,提高单项技术水平。要广泛开展烹饪技术表演大赛等技术交流和评比活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此外,还要尽快建立有利于留住和引进人才,特别是职业经理人和职业高阶技术人员的有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餐饮业经验型管理、低水平经营的落后状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