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狮子一生要经历多少“狮王”更替与“丧子之痛”?

如题所述

母狮子的一生大概会经历五到六次这样的事。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是相当残酷而现实的,而在“一夫多妻”制的狮群中,除了孕育后代,母狮子要经历的也很多,比如,几只母狮子一起外出打猎,找到了食物不但要养孩子,还要给雄狮吃,所以母狮子一辈子很多事情都不是它自己能够决定的。

 

狮群永远没有固定的雄狮,所以雄狮更替频繁。我们知道,一个狮群大概6只狮子左右,其中只有一只雄狮,因为狮子的领土性很强,不允许除了自己的雄狮存在于狮群之中。然而,每年都有新的成年雄狮被赶出狮群,这些新生代的狮子,为了能够生存,繁育,自然是要找其他狮群中的雄狮挑战,如果赢了,那么老雄狮会被踢出狮群,新雄狮会接替整个狮群,继续完成繁衍生存的任务,而一些老狮子本就身体各方面不好,如果打架受伤严重,则很难再生存下去。

 

猎食动物吃幼狮,雄狮也会猎杀幼狮。雌狮怀上幼狮之后,一胎大概会生出两到四只小狮子,不管什么动物,幼年期必定会遭到其他动物的猎杀,如果在幼年被鬣狗,猎豹,其他雄狮发现的小狮子,一般都很难存活下去。在发情期,如果狮子为了有自己的孩子,雄狮会挑战老雄狮,来霸占雌狮。如果打败了老雄狮,那么已经生下来的幼狮则会被新雄狮咬死,来保证雌狮会生下它孩子。

 

动物界自然也存在母爱。其实在狮群当中,母狮众多,它们为了保护幼狮,也会组队抱团,如果狮群输了,也会存在雌狮们和雄狮周旋,防止它杀掉幼狮的情况。当然,等幼狮长大成年之后,也会被感触狮群,去寻找自己的归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6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狮群的社会结构中,因为一个狮群成立之后,除非是遭遇了大的流行性瘟疫,不然这个狮群是一直存在的,维系着这个狮群的核心就是母狮,而狮子的幼崽和雄狮则属于“流水的兵”。那么,母狮的一生需要经历多少次雄狮更替和丧子之痛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狮群的核心

有人说:雄狮是狮群的领导者,它才是狮群的核心。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哈,因为,狮群中的雄狮虽然被称为“狮王”,有着领导地位。但是,实际上狮群的结构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首先,在狮群中,母狮数量最多,它们负责整个狮群的食物供给,而且在捕猎完成后,它们是先享用美餐的,之后才会带回领地给雄狮和小狮子。从人类社会的母系社会的状态看,母狮的进食是有优先级的,而且它们的活动是为了满足族群的集体利益。

其次,整个狮群的结构是由母狮主导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母狮终生待在狮群中,而雄狮是会更替的,但是无论怎么更替,亲一代和子一代的母狮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头雄狮和一群母狮组成了一个是狮群,生下了孩子,它们的后代是第一代雄狮和母狮生的,但是,当雄狮被其他年轻雄狮打败并驱逐之后,第一代的生下的母狮就会与新的雄狮结合生下后代,它们产生的后代与第一代雄狮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它们的后代是第一代母狮的“孙子、孙女”。因此,狮群是按照母狮的血统进行统计的,这同样满足人类母系社会的标准。

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雄狮风光无限,坐拥“佳丽三千”,实际上整个狮群的核心和主导者并不是雄狮,而是母狮。


当然,母狮终生待在原狮群中,不免有经历“狮王的更替”和“丧子之痛”

狮子是一种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群居法则。其中,驱逐和杀戮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当狮群中的母狮产下后代后,后代中的雌雄共同生活大约2年的时间,2年后,小雄狮就会被驱逐出狮群。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让雄狮经受大自然的考验,从而让雄狮的基因更加的强大;第二个就是防止小雄狮与小雌狮近亲繁殖,毕竟狮群中的小狮子有很多是“同父异母”的。

因此,小雄狮被驱逐时,母狮要面对一次“丧子之痛”,虽然驱逐不完全等于死亡,但是至少一半以上的小雄狮就死在了流浪的路上。

第二个“丧子之痛”就是“狮王”更替后,新狮王的“杀戮”。当新狮王拥有了狮群的控制权后,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繁殖,但是如果狮群中有小狮子的话,母狮在2年内是没有发情期的。所以,新狮王会通过杀死原狮群的幼崽的方式,来刺激母狮快速进入发情期。

这是第二个“丧子之痛”。


至于“狮王”的更替,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一般情况下,雄狮在5岁左右时会拥有自己的狮群,而雄狮的平均寿命大约在12年(野生状态下),母狮的平均寿命比雄狮要长一些,大约在15年左右。雄狮从5岁左右时已经经过了3年左右的历练,此时它已经进入青壮年,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因此极容易在狮王之战中胜出。当然,它们挑选的对手大都是8-12岁左右的雄狮。

那么,我们可以算一下,一个狮群中假设雄狮与母狮同岁,都是5岁,雄狮在3-7年之后就会被挑战,此时的母狮在8-12岁之间,新狮王上去就是5岁左右,在3-7年后会被再次挑战。

也就是说,原始狮群中的成年母狮一生最多能够经历两次雄狮更替。

如果是原狮群中有2岁以上的雌狮,那么,它至少还能活13年左右,在这个时间段内,

它最多可以看到5次雄狮更替。其中包括2岁时一次,5岁时一次,8岁时一次,11岁时一次,14岁次一次(按照雄狮每3年被挑战一次算).


母狮经历“丧子之痛”的次数

从上面两种情况的“丧子之痛”看,母狮一生要经历的丧子之痛有8次左右。仅仅是孩子被驱逐出狮群,一个成年的母狮一生要经历最多4次,因为母狮在3岁时进入性成熟的阶段,可以繁殖,按照正常情况下,母狮每两年生育一次,也就是说自己的孩子每2年就被驱逐一次,然后一头母狮的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

因此,驱逐式的丧子之痛,一头母狮最多可以经历4次。

上面我们说过狮王的更替往往3-7年就有一次,也就是说雄狮更替的次数就是母狮经历杀戮式“丧子之痛”的最大次数,也就是5次。

因此,母狮一生经历丧子之痛最多会经历4+5=9次。


按照狮群的分工和结构来看,狮群过着类似于早期人类的“母系社会”,所以,狮群的主宰者应该是母狮,而不是雄狮。但是,正是母狮会一直待在狮群中,所以它的一生要面对的生离死别也是最多的,“儿子”的被驱逐和杀戮、“丈夫”的更替等等。

总的来说,母狮确实很不容易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