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挪威保持中立地位为何仍然遭到希特勒进攻呢?

如题所述

追究原因,是因为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中立国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前面提到的瑞士,是“永久中立国”。而挪威等国,则为“战时中立国”。按照国际协议,不管是战时中立国还是永久中立国,都不应当在战争中遭到攻击。

可是,在“二战”中,希特勒的军队还是攻打了挪威。1940年4月9日5时50分,德军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实施登陆,同时出动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从空中压向挪威。两个月后的6月9日,德国军队占领挪威全境。



其实,希特勒开始并没有攻打挪威的打算。直到1939年秋季,希特勒的战略计划里,都没有将挪威列入攻打目标。他认为,德国军队的当务之急是征服西欧各国。攻打挪威这个中立国,不但缺乏战略上的意义,还要承担道德上的非议。

一名挪威高官改变了希特勒的主意。这名挪威高官叫吉斯林,他是挪威的国防部长,同时又是挪威纳粹党的党魁。吉斯林来到德国柏林提醒希特勒,称虽然挪威是中立国家,可目前英国和法国正在试图向挪威派出军舰,并在挪威领海内布雷,改变挪威的中立国地位。

希特勒感到大为光火。因为如果英法军队此举得逞的话,将切断德国进口瑞典铁矿砂的海上运输线。德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主要的铁矿石来源就是鲁尔工业区和瑞典。德国军工产业一旦失去了瑞典铁矿砂的支撑,就无法生产坦克、大炮等武器。这仗就没法打了。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让希特勒下定了攻打挪威的决心。1940年2月16日,一艘载有299名英国战俘的德国军舰“阿尔特马克”号在英国驱逐舰“哥萨克”号的追逐下,逃到挪威水域避难。“哥萨克”号随之进入挪威水域,登上“阿尔特马克”号,救出了战俘。在英国驱逐舰拯救战俘的全过程,挪威的炮艇都虎视眈眈,却没有对英国军舰作出反应。虽然事后挪威政府向英国提出外交抗议,可希特勒认为,这个抗议只是惺惺作态,挪威政府已经成为英国的帮凶。

希特勒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有前面的一幕……当然,希特勒之所以要攻打挪威,除了有“教训”挪威之意,保护保瑞典铁矿砂的运输道路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第一,打开出海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舰被英国军舰封锁在波罗的海,无法出海巡航。而在“二战”中,德国军舰虽然全部出海,可始终要回来休整。如果能够占领挪威,会让德国军舰处于德国空军的保护之中;

第二,准确的天气预报。挪威处于德国的北方。挪威是什么天气,过1—2周后,德国也会是这样的天气。所以,德国迫切需要在挪威建立气象观测站,来为德国的军事行动提供帮助。

第三,封锁英美对苏联的支援。虽然1940年苏德战争还没爆发,可这场战争在所难免。而一旦战争爆发,希特勒就要考虑美国和英国援助苏联的问题了。占领挪威后,德国空军就会将美英援助苏联的航线纳入作战半径。

第四,获得重水资源。1940年,德国已经启动了原子弹实验。而原子弹制造少不了重水。当时世界上能够提炼重水只有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此外别无分店。开初,德国从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购买重水。德军占领挪威后,就直接用一纸命令,将这家工厂生产的重水,源源不断地运到德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因为当时挪威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有天然的港口,丰富的铁矿石资源,所以希特勒会进攻挪威。
第2个回答  2021-01-05
因为挪威的地理位置,如果挪威突然向德国宣战,德国会丢失掉最重要的铁矿石的通道。
第3个回答  2020-12-30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挪威的地理条件非常的优越,还有就是当地的一些金矿,煤炭资源非常的多,从而引起了希特勒的重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