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民间故事?

如题所述

没有“十大中国民间故事”的说法,知名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湖龙井的传说》等。

1、《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千百年来这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2、《孟姜女哭长城》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仅在我国的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北京、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广为流传,也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民众所熟知,并逐渐形成多种传说版本。

3、《梁山伯与祝英台》

讲的是西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然而,同样体现了人类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的“梁祝”,不单比“罗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内容也曲折生动得多。

4、《白蛇传》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5、《西湖龙井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知名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湖龙井的传说》等。

1、《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千百年来这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2、《孟姜女哭长城》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仅在我国的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北京、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广为流传,也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民众所熟知,并逐渐形成多种传说版本。

3、《梁山伯与祝英台》

讲的是西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然而,同样体现了人类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的“梁祝”,不单比“罗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内容也曲折生动得多。

4、《白蛇传》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并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

5、《西湖龙井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

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
第2个回答  2020-10-13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有多个说法,但一般还是指《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与《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一直觉得4个太少了,所以这里再根据故事的经典性和知名度增加6个,即《天仙配》、《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孔雀东南飞》、《柳毅传书》、《歌仙刘三姐》,成为中国古代十大民间传说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各位都耳熟能详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以就不详细介绍了,只以组图展示就是。

牛郎织女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天仙配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孔雀东南飞

柳毅传书

歌仙刘三姐

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男女婚姻的神。也称月下老、月老。传说他有赤绳,若把它系在男女朋方的脚上,虽仇人或相隔千里,终会结成姻缘。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略云:唐代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一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固问所检何书,云婚牍耳。又问襄中何物,云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亦必好合。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俗因称媒约为月下老人。

明初刘总《月下老定世间配偶》杂剧,即演其事。此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在婚姻不能自主的情况下对媒姻的宿命,论神秘观点。元曾瑞卿《留鞋记》一:“何须寻月老,则你是良媒。”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岂不闻月下老之事乎?千里姻缘着线牵。”《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从来说月下老赤绳系足,虽千里之外,到底相合。”《红楼林》第五七回:“若是月下才能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王实甫在唐·元稹《莺莺传》的基础上,创作了元杂剧《西厢记》,剧中极力撮合张珙、莺莺成其好事的丫环红娘,因其活泼伶俐的性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喜爱。后人因又称媒人为“红娘”。

明清时期又有“媒婆”一词,亦用以指称媒人。但因为媒婆能说会道,其话往往名不副实,所以,“媒婆”一词略带贬义。明?陶宗仪《辍耕录》中所谓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女人。如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还没有婆家的媒婆来到邵九娘家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3
中国民间故事【三篇】

【阿诗玛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所以给她起名叫阿诗玛。她逐步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小伙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经常把小伙子招进公房。她绣花、织麻样样能干,在小伙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样清香。喜欢他的小伙排起了长队,不过在阿诗玛的心里头,只有他的阿黑哥一个。

阿黑是个勇敢智慧的撒尼小伙子。他的父母在他十二岁时,被土司虐待,相继死去。他被财主热布巴拉抓去服劳役。一天,他为主人上山采摘鲜果迷了路,在深山密林里挨冻受饿,受尽了折磨,因怕主人责骂,不敢回去。正在这时,他遇到了放羊的阿诗玛,她把阿黑领回家,阿黑被阿诗玛的阿爹阿妈收养为义子。从此,阿黑和阿诗玛两小无猜,相亲相爱。逐步地,阿黑长成了大小伙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断得弯不得,成了周围撒尼小伙子的榜样。人们唱歌夸赞他道:

圭山的树木青松高,撒尼小伙子阿黑,万丈青松不怕寒,勇敢的阿黑吃过虎胆。

阿黑十分勤劳,很会种庄稼。他在石子地上开荒种苞谷,苞谷比别人家的长得旺,苞谷穗也比别人家的长得长。他上山砍柴,比别的小伙子砍得都多。他从小爱骑马,而且不用马鞍辔头。他调理的马,骑起来矫健如飞。他挽弓射箭,百发百中。他的义父格路日明,把神箭传给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欢唱歌,他的歌声特别嘹亮。他还擅长吹笛子和弹三弦,他吹的笛声格外悠扬,他弹的弦子格外动听,不知吸引过多少姑娘。这年火把节,阿诗玛与阿黑互相倾吐了爱慕之情以后,这对义兄妹便定了亲。

有一天,阿诗玛去赶街,被阿着底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诗玛做媳妇。他回家央求父亲热布巴拉,要父亲请媒人为他提亲。热布巴拉早就听说过阿诗玛的美名,他马上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请了有权有势的媒人海热,立即到阿诗玛家说亲。海热到了阿诗玛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头,夸热布巴拉家富甲一方,阿诗玛嫁过去会享受无尽的富贵荣华。阿诗玛听了之后说:“热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鲜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浑水一起流,绵羊不能伴豺狼。”阿诗玛的回答,惹恼了海热,他威胁说:“热布巴拉家是阿着底有钱有势的人家,热布巴拉的脚跺两跺,阿着底的山都要摇三摇。你想好了,要是不嫁过去,当心丢了家。哼哼!”阿诗玛不管海热怎样威胁利诱,就是不嫁。

转眼间,秋天到了,阿着底水冷草枯,羊儿吃不饱肚子,阿黑要赶着羊群到很远的滇南温暖的地方去放牧。临走时,阿黑向阿诗玛告别,他们互相勉励,互相嘱咐,依依不舍。

阿黑走后,热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抢走了阿诗玛。他心想,只要阿诗玛磕了头,吃了酒,来了客,生米做成熟饭,不嫁也得嫁。不过,坚贞的阿诗玛牢牢忠于她与阿黑的爱情,她被抢到热布巴拉家以后,在热布巴拉夫妇的威逼利诱面前,始终不从,拒绝与阿支成亲。财主捧出金银财宝,指着满满的谷仓和成群的牛羊对阿诗玛说:“你只要依了阿支,这些都是你的。”阿诗玛瞧也不瞧,轻蔑地说:“这些我不稀罕,我就是不嫁你们家。”

阿支急得像只猴子上蹿下跳,恶狠狠地骂道:“你不答应嫁给我,就把你家赶出阿着底!”阿诗玛毫不畏惧:“大话吓不了人,阿着底不是属于你一家的。”热布巴拉见阿诗玛软硬不吃,恼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诗玛,把她打得遍体鳞伤。阿诗玛被关进了黑牢,但她坚信,只要阿黑知道她被关在热布巴拉家,一定会来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牧羊,阿着底报信的人找到了他,向他报告了阿诗玛被抢的消息。阿黑闻讯后,很为阿诗玛的安危担心,他立刻跃马扬鞭,日夜兼程,跨山涧,过险崖,从远方赶回家来搭救阿诗玛。

他来到热布巴拉家门口,阿支紧闭铁门不准进,提出要与阿黑对歌,唱赢了才准进门。阿支坐在门楼上,阿黑坐在果树下,两人对歌对了三天三夜。那个阿支本来就愚蠢笨拙,越唱越没词,急得脸红脖子粗,声音也变得像瘸蛤膜叫似的,越来越难听了;而有才有智的阿黑,越唱越起劲,脸泛笑容,歌声响亮。阿黑终于唱赢了,阿支只得让他进了大门。但阿支又提出种种刁难的条件,要和阿黑比赛砍树、接树、撒种。不过他哪里是勤劳又聪明的阿黑的对手啊?每一项比赛,阿支都输得一塌糊涂。

热布巴拉眼看儿子难不住阿黑,只会丢丑,便想出一条毒计,皮笑肉不笑地假意说:“天已经不早了,你先好好睡一觉,明天再送你和阿诗玛一起走吧!”阿黑答应住下,他被安排睡在一间没有门的房屋里。半夜,热布巴拉指使他的家丁放出三只猛虎,企图咬死阿黑。阿黑早有准备,当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时,他拿出弓箭,对准老虎嗖嗖嗖连射三箭,射死了老虎。第二天,热布巴拉父子见凶猛的老虎都被射死,又吃惊又害怕,只好答应放回阿诗玛。可当阿黑走出大门等候时,热布巴拉又立即关闭了大门,耍赖拒绝放出阿诗玛。

阿黑忍无可忍,立刻张弓搭箭,接连射出三箭。第一箭射在大门上,大门立即被射穿;第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房屋给震得嗡嗡响;第三支箭射在了供桌上,震得供桌摇摇晃晃。热布巴拉吓慌了神,连忙命令家丁拔下供桌上的箭。不过,那箭好像生了根,没人能够拔得下。他只好叫人打开黑牢门,放出了阿诗玛,向她求情道:“只要你把箭拔下来,我马上就放你回家。”阿诗玛鄙夷地看了热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像摘花一样,轻轻拔下箭,然后同阿黑一起,离开了热布巴拉家。

热布巴拉父子眼巴巴看着阿黑领走了阿诗玛,心中很不服气,但又不敢去阻拦。可心肠歹毒的父子俩是不肯罢休的,他们又想出丧尽天良的毒计。他们知道阿黑和阿诗玛回家,要经过十二崖子脚,便打算勾结崖神,要把崖子脚下的小河变成大河,淹死阿黑和阿诗玛。

热布巴拉父子带着家丁,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来到崖子前,用重金乞求崖神把小河便成了大河,而且趁山洪暴发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开,本来舒缓宁静的小河顿时巨浪滔天。正当阿黑和阿诗玛过河时,洪水滚滚而来。阿诗玛被卷进了湍急的水流里,阿黑只听到阿诗玛喊了声“阿黑哥来救我”,就再也没听见她的声音,也看不见她的踪影了。

阿诗玛不见了!阿黑挣扎着上了岸,到处寻找阿诗玛。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变成小河,都没有找到阿诗玛。他大声地呼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不过,只听到那十二崖子顶回答同样的声音:“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

原来,十二崖子上的应山歌姑娘,见阿诗玛被洪水卷走,便跳入漩涡,排开洪水,救出了阿诗玛,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阿诗玛变成了石峰,化成了回声。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诗玛,但他时时刻刻想念着她。每天吃饭时,他盛着苞谷饭,端着饭碗走出门,对石崖子喊:“阿诗玛!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便应声:“阿诗玛!阿诗玛”。

阿爹、阿妈出去做活的时候,对着石崖子喊:“爹妈的好?呀!好?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同样地应声:“爹妈的好?呀!好?阿诗玛!”

小伴们在阿诗玛站的石崖子下,对着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弹三弦,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也会应和着动听的弦音和悠扬笛声,唱起山歌。

阿诗玛的声音永远回荡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经化成石头,永远和她的乡亲相伴。
第4个回答  2020-10-13
从前,天地是相连的,东过了东洋大海,西过了昆仑山,就到了天河的两头;南方和北方,各有一座关卡,叫做南天门和北天门。谁要是过了天河,或者进了南、北天门,就到了天神们的世界里去了。

有一天,玉皇身子不太舒服。王母急忙离了瑶池,到玉皇宫里去探病。只见玉皇双眉夹成了个“八”字,唉声叹气不止,便问玉皇哪里不爽快。

玉皇说:“唉!你看凡人越来越灵泛(聪明)了,总有一天我这天帝位子会坐不成!”

王母安慰玉皇:“你不要多心过虑,凡人东渡不过大海,西翻不过高山,南有司天圣帝守关,北有真武大帝把卡,他们如何上得天ぃ俊

“我的十盏天灯(太阳),被他们射黑了九盏,说不定哪天,他们会将箭射到我灵霄殿来的。”

“凡人五百年要遭一次劫,天神五百年要临一次凡。我替你到凡间去一趟吧!”

王母告辞了玉皇来到人间,变成一个叫化婆婆,要试试凡人的善恶,看看玉皇是不是自寻烦恼瞎操心。她讨到东家,东家骂;讨到西家,西家嫌。上屋里老倌子拿拐棍赶她;下屋里细伢子使恶狗咬她。她叹了一口气说:“凡间世上果然没有一个好人,凡人真的要遭劫了!”

她走到河边,遇到两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兄妹,哥哥叫伏羲,妹妹叫女娲。他们住在船上,靠叉鱼为生。伏羲见叫化婆婆可怜,要留她做自己兄妹的母妈;女娲见叫化婆婆可怜,拿米饭和鲜鱼款待她。她又叹了一口气说:“凡间还 是有好人,人应该遭劫,但是不应该绝种。”

她告诉兄妹两个说:“天要降灾了,你们快把柴米准备足,躲在船上莫下来。天灾来了的时候,你们只能救畜牲,不能救人,记住,记住……”嘱咐完了,她就离开了伏羲女娲兄妹,来到困龙山。

困龙山洞里睡了一条大黑龙,它一觉要睡五百年,一醒就要闯大祸。王母叫醒了它,命令它快去收尽世上的人。再回来睡觉。黑龙被吵醒了瞌睡,一肚子脾气当面不敢发,等王母走了,一下冲出洞来,驾起乌云,来到天河边上洗了个澡。一尾巴把天河打缺了一个口子,憋着口气,又回山洞里睡觉去了。

伏羲和女娲刚装满一船柴米,大雨就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淹齐了天河缺口。小船在洪水中漂荡,有一个人漂到船边,兄妹两个见他可怜,不顾王母的嘱咐,把他救上船来了。后来还 救了一只乌龟和一条狗。小船漂到了困龙山下,兄妹两个叫救出的那个人守船,自己带着乌龟和狗,上山去找个安身的地方。那个守船的人是个没良心的家伙,等伏羲、女娲上了山,就偷偷地把船开走了。

兄妹俩拿着鱼叉,东寻西找,找到了困龙山洞,认为是个安身的好地方,正打算下去把柴米搬进洞来。狗的鼻子灵,闻到了洞里有股怪味,就低声向兄妹说:“进去除妖怪吧,不杀了它,莫说我们住山洞,就连活也活不成。”

兄妹转身进了洞,见黑龙睡得鼾↓〉摹A桨延悴嬉黄胂拢女娲的叉刺进了黑龙的喉嗓,伏羲的叉挑开了黑龙的肚皮。黑龙受了致命伤,负痛冲出洞来,向东南方滚去。霎时山摇地动,黑龙滚过的地方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水河,洪水随着这条河,流进了东洋大海。黑龙滚下海里死了,王母说的“凡人五百年要遭一次劫”的话,不能兑现了。这条河,就是有名的黄河。

兄妹两个下山来搬柴米,哪晓得洪水不见了,小船也不见了。兄妹两滚以为那个守船的被黑龙害死了,女娲还 大哭了一场。然后,他们带了乌龟和狗住进了山洞,靠上山打猎,下河叉鱼过日子。衣服破得不能穿了,热天就用树叶子遮丑,冷天就用野兽皮御寒。

一天,伏羲对女娲说:“世上没别的人了,人会绝种的,我们成亲吧!”

女娲说:“我是妹来你是兄,兄妹同胞一母生,哪怕世人会绝种,兄妹不可结成亲。”

兄妹两个争不清,就叫狗来评理。

狗说:“两朵花开分雌雄,一条藤子一条根,要想开花能结果,兄妹应该结成亲。”

女娲不服,又把乌龟喊来问。

乌龟说:“天上起云雨落地,草木开花有生机,父是天来母是地,兄妹应该成夫妻。”

女娲还 是不服,对伏羲说:“我们围着一座小山跑,你抓得到我,我就做你的妻子。”

女娲在前面跑,伏羲在后面追,从太阳升起追到日头偏西,还 没追得上。乌龟对伏羲道:“她跑你也跑,从少追到老。她跑你不跑,一把抓住了。”

伏羲信了乌龟的话,躲在山石后面不追了。等女娲跑近身边,就钻出来一把抓住女娲。兄妹两个成了亲。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夫妻们还 是以兄妹相称。

女娲恨死了乌龟,骂乌龟说:“不要脸的东西,以后不准你出头露面了!”从此,乌龟常常把头缩进壳里,要等没人时才敢伸出头来。她又骂乌龟说:“多嘴多舌的东西,以后不准你开口说话!”乌龟从此就变成了哑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