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取经时,曾有哪位尊者向他讨要好处费?

如题所述

西游记说,唐僧师徒跋山涉水,一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路程十万八千里,这才抵达西天大雷音寺。

可就在要取经的节骨眼上,阿难迦叶两位尊者发难,跟唐僧要好处费。唐僧一穷二白,哪里来的钱财,结果取了一堆无字经书。



如果不是燃灯古佛知晓因果,派白雄尊者起神威夺了无字经书。唐僧师徒几人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唐僧当场气哭,说这本是西天极乐,怎么还有妖魔鬼怪骗他。孙悟空伶俐,转眼明白了前因后果,猜到阿难迦叶尊者搞的鬼。



师徒几人气冲冲地去找佛祖理论,孙悟空发难,陈述原委,结果佛祖说了一句话,让人着实感到疑惑。

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以前有人来求经,比丘众下山诵经,保他全家生者平安,死者超度,只收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我还嫌收的少,你们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

总而言之一句话: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



这里说的后人是谁?笔者认为,便是佛法僧三宝中的僧。

佛祖也亲自讨要好处费,唐僧有什么办法?只能把吃饭的家伙紫金钵盂送给了阿难迦叶尊者,这才成功取得了真经。



佛法不是要普度众生吗?为什么还要钱?这是不是带动佛门不良风气?

当然,西游记只是小说,可能有揶揄佛教的嫌疑。但实际上,吴承恩这么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佛法的确不可轻传,的确是有深刻原因的。而且不只是佛教,道教也有类似的说法。

比如:千金不传无义子,万财不渡忘恩人。宁可街前饥饿死,不将道法作人情。




接下来,我们从世俗和佛教两方面,来理解佛法不可轻传的意义。

首先,从世俗方面来看。

众生可比作一个大江湖。而江湖人对于技艺和传承极为看重,哪怕是小手艺人,都不肯轻易将技法外传。

原因有三个。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传承这种东西关乎饭碗,如果便宜了外人,家人就没饭吃了。

有些传承关乎着名声,一旦传给了心术不正的人,可能会败坏行业声誉。

只有经历波折、苦难和代价,才知道传承的重要性,懂得珍惜。

原本,唐僧取经之前,中土佛教只有小乘佛教流传。度不得世,也救不了鬼,只能求己身解脱。而大乘佛教,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然而,佛祖说过,中土众生,愚迷不悟,传给你无字经书已经是很够意思了。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大乘佛教中的经义在于普世救人,与人们自私自利和君臣观念相冲突的。如果轻传,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比如,在唐王李世民魂游地府,还阳之后,让太史丞傅奕选举高僧,修建佛事。而傅奕说过这样一句话:佛法是西域的法度,没有君臣父子,以六道轮回哄骗愚蠢之人,三皇五帝时就没有什么佛法,但君明臣忠,所以臣以为佛法不可信。


深受老子化胡为佛的影响。

这句话充分概括,中土佛教对于大乘佛教的认识。当时的态度就是白给都不要,更不用说去求取。如果不让你受点波折苦难,你还当我是送上门的?

白给的东西人都不懂得珍惜,斗米是恩,升米成仇,这是千古至理。这也是经不可轻传的道理之一。

其二,只有在渴求的时候,才明白真法的可贵。

观世音菩萨带着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在大唐显圣。面对忠臣如是说,我大乘佛教可以普度世人,也可以超度众鬼,可保唐朝稳固基业。



就算大臣们不信,李世民不可能不信。他是游过地府的,也见识过受苦的众鬼。所以,对于大乘佛教才会那般渴求。

后来,唐王听说唐僧一路艰险,更懂得大乘佛教的珍贵。

话说回来,佛家收香火钱和超度法事的钱,到底应不应该?

佛家讲万事皆空,钱财本是身外之物。取来何用?

这里要说起佛法普及的问题。信徒供养三宝,便是佛法僧。而供养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僧去传播佛法。如果他们都饿死了,法便终止了。



有很多高僧收取金钱,并不是为了自己私利。而是将财物归纳起来,建立寺院,传播佛法。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中饱私囊?

反之,佛门中的确有些不规矩的。以寺院之事大谋私利,但佛祖说过,在他灭度之后,魔王波旬的徒子徒孙就会出来诽谤佛法,而那些人实际并非是真佛子,而是隐藏在众生中的魔,这一点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一叶知秋是一条道理,但不能以一片叶子落下,直接判断秋天的到来。

最后再说最后一点,佛虽无量,却有三不能。

这非常符合辩证观点。

佛是无量寿、无量德行、无量光明的觉者。但依然做不到三点。

不能灭定业者。意思是说,佛虽然伟大,但只能判断恶业,并不能帮众生免除恶业,修行只告诉你方法,却不能左右你的结果。

不能度无缘众生。佛能教化众生,却度不得跟佛教无缘的人。即你不信,也不实践,就是无缘。

不能尽生者界。佛能度化众生,却度不尽诸界众生。因为罪是可以根据轮回流转的,而且还有很多无缘之人,想度也度不了。



其中的第二点,也印证了经不能轻传的道理。如果你连身外之物都不肯付出,怎么能说跟佛门有缘呢?

唐僧身无长物,还是把吃饭的家伙——紫金钵盂送了出去。所以说,钱财不在多,哪怕是一分一厘也好,这是你打心里肯与佛家结缘。当然,谁也不会为此强求。



很多人信道不信佛,或是偏向道教。

笔者在最后,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示警诸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道家也把认识规律和自然的人分为三类。



上士当然是根源最厚的,也是最有见识的,他们听说了道,便会直接参与其中,努力践行;中士就是普通的众生,他们似信非信;而下士便是最顽劣的一种人,他们刚接触道,就百般挑刺,大声嘲笑。

殊不知,即使不信也不诽谤,才是素位而行的真谛。万事万物,存在即合理,即使不能理解,也不想理解,也切勿不要放弃敬畏之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5
阿难和迦叶两位尊者,可怜当时唐僧一路取经过来,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最终的结果是唐僧师徒四人只拿到一堆废纸。
第2个回答  2021-02-04
唐僧在灵山取经的时候,是阿难迦叶尊者跟他讨要好处,为了取得有字真经,唐僧也真豁出去了,把唐太宗赐给他的紫金钵盂,也转手送给了阿难迦叶尊者。
第3个回答  2021-02-05
阿难迦叶,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以前有人来求,精比秋重,下三送金,保他全家生者平安,死者超度只收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我还嫌收得少,你们如今空手来取,是异常的白本种人这一句话白手传经继氏,后人当饿死。
第4个回答  2021-02-05
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唐僧师徒四人到达取经地,在大雄宝殿见到如来,然后被阿傩、伽叶引到珍楼宝阁讨要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