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年轻人的“社恐”心理?

如题所述

"社恐"(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感到极度的不安和恐惧,以及对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担忧和避免。理解年轻人的社恐心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持他们,以下是一些观点:

    考虑社交焦虑的成因:社交恐惧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等。一些年轻人可能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经历了负面的社交经历,如羞辱、嘲笑或孤立,从而导致社交恐惧的形成。

    尊重个人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交需求和个性特点。理解年轻人可能对社交场合感到不舒服或压力重,尊重他们的个人差异,避免对他们进行过度的评判和压力。

    提供支持和鼓励:鼓励年轻人勇敢面对社交场合,并提供支持和理解。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渐克服社交恐惧,建立自信心。

    提供适当的帮助和资源:如果年轻人的社交恐惧症较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建议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专业人士可以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支持,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或药物治疗等。

    创造支持性的环境:为年轻人提供支持性的社交环境,例如组织小型活动或聚会,尊重他们的舒适区域,并逐渐引导他们参与社交互动。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逐渐克服社交恐惧,增强自信。

    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和教育环境中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对社交恐惧症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宣传和教育,减少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和偏见,鼓励人们更加包容和理解。

    总之,理解年轻人的社恐心理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个人差异,并提供支持和鼓励。同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资源,并创造支持性的社交环境,帮助他们逐渐克服社交恐惧,提升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3
人际交往变迁下的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在医学上是一种焦虑性障碍,其特征包括处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等。当下很多年轻人自称的“社恐”,并非达到疾病的程度,而是呈现一种回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绪和状态。
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
首先要看到,在社会快速变迁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是社交方式变革的亲历者,他们的人际交往注定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易观智库和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显示,90后青年群体已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孤独”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状态——“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童年的回忆里就充满孤独的色彩;他们在高楼大厦中成长,忙碌的父母顾不上他们;钢筋水泥阻隔了孩子们的社交机会,他们逐渐习惯了自己玩耍。”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多数年轻人在以“小家庭”为主的社会单元中长大,缺少传统社会交往中诸如亲戚、邻里关系的体验。例如不少90后表示由于亲戚隔阂巨大,不会经常走动:“我们早早为了读书、为了打工背井离乡,与家人尚且有些距离,更别提亲戚交往了。”
与成长过程中单薄的人际交往体验相伴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本身的复杂化。
场景在泛化,无时不社交。“人可以休息,但互联网是二十四小时运转的。手机里永远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打开:群打卡、班级通知、好友寒暄、同学邀约、社团活动……必须一个个认真处理。”在大三学生韩雪的眼中,社交始终与压力相伴。
功能在杂糅,无处不社交。“我们的社交活动太多了,其效率和目的性高到了让人反胃的程度,就连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也要‘邀请好友来帮我提速’。”网友在调查中反馈道。
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年轻人自称“社恐”青年,也就有迹可循了。“社恐”这个标签,更像是他们手中的盾。在真实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只好拿起这张盾牌,应对无孔不入的社交压力。
“说社交降级可能有点夸张,从某个角度讲,这也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自我适应。”心理学专业学生晓婷说,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礼仪”,如用微信讲的小事情就别打电话,能打字说就别发语音等,核心是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给彼此一点自由轻松的空间。
虚拟社交不是社交恐惧的解药
经历社会变迁的同时,技术的发展正带来全新的沟通方式。从短信到QQ、微信,从论坛到博客、微博,再到抖音快手,不断迭代的社交软件,提供更便捷的沟通选项,并逐渐塑造了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是难得见到一面的。文章《都市生活的社交障碍:“有空见一面”已是奢侈》描述了这样的现状:同在北京,在东城区的人想和在西城区工作的好朋友见一面,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哪怕对方因工作原因来自己公司楼下办事,也可能因为手头有事没顾得上去碰个面。
在网络世界中,交友则不受时空限制。社交软件一秒钟即可把一个陌生人“加为好友”。即使线下不见面,社交媒体中也互动频繁,看似好不热闹。“就像在游戏里,人物的武力值、防御值等有不同的方式补充,社交也是一样的。当面聊天加成多一点,手机聊天加成少一点,但成本小啊!各个软件聊一圈儿,我的社交值也能补满。”在互联网公司就职的小辉工作很忙,朋友组的饭局经常赶不上,但他有自己的一套交友办法。
据统计,我国目前独居青年超过2000万。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常态。《2020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64.83%的被调研对象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线上交友是不少独居青年们缓解孤独的“必选项”。
然而,线上社交能成为“社恐”青年的解药吗?答案可能正相反。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曾提出“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她认为,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
虚拟空间里不间断的联系,反而让人陷入更深的孤独。要打破这个循环,唯有让大家更好地“在一起”。“要主动参与线下面对面的交谈,以此来弥补线上交往由‘身体缺场’所带来的不足,用真正的‘在一起’来疗愈孤独的人群,建立更好的生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滨在《“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中这样说。
“今年的春节因疫情延长了。在外求学工作时只能用视频跟家人交流,这次回家与父母打着牌、泡着茶、聊聊小时候,让我感受到了更真切的亲情支持。”90后女孩小意说,有时正是这种平淡的相处,才让我们重新发现并珍视现实中的互动与连接。她已决定多在真实世界中和朋友相处。
摆脱惯性,突破社交“茧房”
当群体孤独成为舒适区,面对一波又一波新的虚拟社交浪潮,一些年轻人愈加舍不得走出来面对现实。
“现代人的空闲时间有相当一部分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占据了。每天花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在电子屏幕上,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而且有种‘放不下’的感觉,留给现实生活的注意力资源自然就少了。”这样的感受越来越普遍。
虚拟社交以其低成本、全时段的特点,正成为回避真实社交压力的“温室”。当前,陪伴类App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语音聊天室、游戏陪练等付费型陪伴App大量出现。有网络社交需求的年轻人只需手指一点,便可购买陪聊项目。
传播学中有“信息茧房”的概念,是说人们获取信息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在社交领域,当代年轻人似乎也正陷入一个“茧房”中,不愿走出交友舒适圈,形成越回避社交、越不会社交的循环,将自己的生活禁锢于狭窄的空间里。
“我拒绝社交的那两年,没有交新朋友,活得格外自我,却又真的丢了自我。”网友雷艺甜曾有“社恐”的经历,后来她发现,人与人的真心交往,才是治愈不开心的良药。
“我们还是要努力,去敞开心扉和怀抱,去接触去感知这个让人爱恨交织的世界。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这有点难,但是从孤独里挣脱出来,我们才能得到乐趣、人情,还有爱。”她说。
像雷艺甜这样突破社交“茧房”、勇敢走向现实社交的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
雪莉·特克尔提出,应对群体孤独的办法,是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对“社恐”青年来说亦是如此。逃避社交只是一时的,只有迈出从舒适走向未知的那一步,触摸真实社交的复杂和温暖,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道路越走越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