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武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观后感?

如题所述

甄子丹的功夫电影或在动作上越来越为人欣喜,既能在《大闹天宫》中上天入地,亦能在这部《一个人的武林》中呈现 “先练拳次练腿,后擒拿用兵器,由内而外”的全武行,但自《叶问》后却是几无佳作,究其症结便是其风格越发浓重的重武轻文,电影一味的呈现功夫主旨,却全忽视了剧情,例如王宝强饰演的反派封于修,他定要决生死成为武林高手而杀人的武痴之路原以为只是其内因的一个引线,未想这就以是杀人动机的全部,绝症女友的安插情感也是多年的老梗,在开场十分钟便已然全能猜透剧情走向,这使得能支撑这部电影的仅剩下了为战而战的功夫,但电影的本真,所有的一切不论是特效也好,功夫也罢,都应是辅助服务于剧情引人入胜的手法,而绝非这般宣兵夺主的套路。

我并不希望一个演员只能永远演着“傻根”式的角色,更不会希望他的电影亦只有单纯透着傻劲的喜剧幽默,《一个人的武林》对王宝强来说是一次转型式的尝试,虽然仍脱不了一个痴字,但也却有着对过往形象的颠覆,电影中他没有丝毫喜剧氛围的渲染,身附悲剧性的宿命使其心狠手辣,但这个角色的定位因先天剧情缺失,人物形象上本就是无力的,而完全脱离了那种骨子里小人物的杀手形象,单靠狰狞的面貌示人,使人物欠缺了王宝强的独一性,确也难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转型。

传统动作对决的架构,致敬功夫的温情底牌,愿望总是美好的,电影一味的营造功夫打斗场面,对着时间还有一分钟就寄希望于用一个看似深意的结尾和彩蛋力图呈现对功夫致敬的情怀,这对比《一代宗师》倾尽所有呈现武术本源的根基,两者在功夫情怀的呈现可谓是天渊之别,《一个人的武林》仅是再次呈现了甄子丹向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看齐的标杆,功夫的情怀只不过沦为了金玉其外的噱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5

我要怎么说这片子呢,可能中肯点的评价就是武戏满分,文戏零分。
甄子丹上一部拿到这个评价的电影是哪部?《龙虎门》
但是《龙虎门》又与这片有点不同,一个漫画风格,一个时装写实。
漫画风格你想怎么打都行,没人会说你屌威亚,没人说你一拳打爆墙很假,因为是漫画,是天马星空。而时装片更多是要注重情节,否则就沦为为打而打了。

说情节,这片的情节真的是弱得让人心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戏而设置的剧情,说是流水账一点都不过分。最让人不开心的是编剧好像真的没想过要在剧本上下功夫。夏侯武最后的转变完全不能让人信服“封于修说的没错 功夫是杀人技”,这样完全是为了能转到去结尾大战去。
人物单薄,杨采妮的角色本来想塑造成冷酷的上司,后半段还行,前半段却一直是一种装出来的感觉。王宝强的武痴形象也没有一个展现过程,为什么亲手杀了妻子就会有于天下群雄争锋的想法?或者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他曾进过精神病院?
武戏没得说,甄子丹做动作导演的那几场真是可以入围经典场面。不会过于套路,也不会过于超前化。
香港动作片,尤其是甄生设计的动作场面,很突出一个“硬净”,还有一个突出细节,这就是为什么《突袭》1&2很多打戏,但是能真正记住的缺寥寥无几,而甄生的动作场面都能在脑里重新演一遍。《突袭》注重的是长镜头少剪辑,尽量地展现整个动过过程,这样做能增加真实感,但是消弱了电影镜头叙事。而《导火线》《特殊身份》《一个人的武林》更注重的是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哪个位置用特写,哪个位置用升格,节奏就出来了。我还是很记得甄生在《导火线》的making of里面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想拍电影的武术家,而是懂得武术的电影人”,动作电影的好看与否,更多是是否能运动电影语言的,所以这个是《突袭》没办法相比的。
监狱群殴和ending大战有着强烈的甄子丹风格,倒是董玮导演和元彬指导的两场打斗戏有点old school,不过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多种风格的融合也是本片好看的一个地方。不过前几场的打戏有点短,你可以说是因为为了铺垫结局大战,也可以说是为了体现王宝强的功夫高强。只是这样一见面就打的,两分钟就收场的打戏还是短了点。

3D效果就真的是没有必要了。哪怕陈德森导演怎么说本来就想拍成3D的都不成为理由,尽管这个片子手持的镜头不多,很多都是稳定的pan镜头,但是由于动作场面中人物的移动较快,3D中还是有一些拖影,前后景难以分离,当然这是跟3D是后制的有关。大部分的文戏没有3D的必要。如果这片子有2D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

致敬的我就不说了,作为一个港片迷,未等片尾彩蛋我也能认出客串的人,其中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黄志强,这位被称为野兽导演的狂人,曾拍过《舞厅》《重案组》《省港一号通缉犯》等让人热血沸腾的好电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