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场特征

如题所述

合肥盆地化探指标浓度及化探综合异常的指标浓度在盆地内呈现周边高、中间低的特点。尤其是烃类指标浓度高值主要分布在郯庐大断裂两侧的定远、合肥、舒城(东)一带,其次是寿县—丁集一带,而盆地西部只有颍上南部出现高值。从空间展布来看,合肥盆地烃类指标浓度具有周边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如盆地周边地区酸解烃甲烷浓度分布范围是0.2~5899 μg/kg,该值是盆地中部酸解烃甲烷强度的6倍,是全区背景值(2.97 μg/kg)的9倍,烃类指标浓度在盆地周边高、中间低这一特征的形成,是油气运移的结果。

(一)合肥盆地属低背景、低湿度、变异性较高的非均匀地化场

合肥盆地油气化探评分指标浓度特征值:水溶烃迭代后均值为0.20 μg/kg,标准偏差为1.49 μg/kg,酸解烃甲烷迭代后均值为2.97 μg/kg,物上气甲烷迭代后均值为2.47×10-6 μg/kg,标准偏差为9.05×10-6 μg/kg,热释汞迭代后均值为5.92×10-9 μg/kg,标准偏差为6.86×10-9 μg/kg,碳酸盐迭代后均值为1.06×10-2 μg/kg,标准偏差为1.42×10-2 μg/kg,综观上述可见各指标浓度值较低,变化幅度值[(最大值-最小值)/均值]较大,变异系数较高,最高达19.6,合肥盆地这种特殊的低背景、高变异的非均匀地球化学场特征,除与地表土壤类型(碳酸盐含量低)有关外,还与本区石油地质条件有较大的关系,即勘探目的层较深,局部封闭条件较好,烃源岩生烃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地球化学背景偏低,但同时,断裂发育、后期叠加作用明显直接形成化探指标的浓度变化幅度大、变异性较高等特点。

(二)纵向上烃类指标浓度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通过对合肥盆地已有的5口井(合深1、2、3、4、6)井中化探成果分析,烃类指标浓度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为:

(1)各井由上而下,烃类指标浓度总体呈逐渐降低趋势。以合深3井为例,甲烷由589.5 μg/kg降至4.95 μg/kg,重烃由59.85 μg/kg降至1.43 μg/kg,梯度变化明显,表明烃类有明显的垂向微运移现象存在,为地表化探异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2)各井酸解烃含量高值主要出现在古近系定远组、上白垩统响导铺组及下白垩统朱巷组等暗色泥岩比较发育的层段,而第四系、新近系、侏罗系和上石盒子组的烃类含量较低。

(3)从合深3井在2129~2134 m层段,酸解烃甲烷出现高值(达2271.59 μg/kg),合深2井定远组一段和二段出现酸解烃含量增高(达1851.91 μg/kg)的现象来看,合肥盆地油气勘探的目的层可能有多套(古近系、侏罗系、白垩系和上古生界)。

(三)油气属性具四种类型、三种分区

三维荧光的平面图形特征和有关参数可显示油气或烃源岩的差异,天然气或凝析油在三维荧光平面图形上呈O型,煤成油(气)为P型,轻质油为B型,重质油为Q型。合肥盆地近地表样品三维荧光图谱特征以B型为主,表明以轻质油和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特征,这类综合异常集中分布在盆地的南、北两侧,系大桥及舒城凹陷白垩系湖相地层的反映;三维荧光图谱特征为P型的异常有丁集-六安和郯庐异常,为侏罗系及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所影响。而三维荧光图谱呈Q型的异常只有颍上-霍邱异常,反映该异常的油气属性与重质油有关,系颍上凹陷生油岩的反映(图4-4)。

图4-4 合肥盆地化探综合异常图及三维荧光特征图

合肥盆地化探综合异常集中分布在郯庐断裂的西侧及盆地西部的丁集、西北部的颍上地区,大致可划分成十个区带(块),即桃溪—三河、小庙—义城、丁集—六安、曹庵—朱巷—白龙镇、吴山镇—双墩集、颍上—霍邱、寿县—保义集、三十铺—孙岗、响洪甸—毛坦厂、郯庐等异常区带(块),这些异常区带(块)从分布位置、展布方向和烃类指标强度等方面可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异常群。盆地东部集中了4个综合异常区块、且均为NW向展布;盆地中部的2个异常为近南北向展布;西部的丁集—六安异常没有明显的展布方向,呈现环状异常特征。盆地东部异常数目明显高于西部、且异常总面积是盆地西部异常的3倍以上。烃类指标强度盆地东部异常与中部异常较为接近,均明显高于西部的丁集—六安异常区块。

综合异常的南北分带特征也非常明显。盆地东部的4个综合异常由北向南为较明显带状分布,且各异常区化探指标强度有较明显的差别。盆地中部的2个综合异常一南一北,烃类指标强度北部异常明显高于南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