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罗非鱼要多长时间?罗非鱼养殖周期多少?

如题

罗非鱼需要养殖5-6个月左右再进行出售。罗非鱼鱼苗的投放一般是在4月中旬进行,开春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当水温稳定在15度或更高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投放时期。增加水体容积、降低水质肥度、食用增氧机、加强鱼病防治等方法均可缩短罗非鱼的上市周期。


罗非鱼的养殖周期是五六个月左右。罗非鱼一般是在开春之后进行鱼苗投放,4月中旬左右,这时气温逐渐回升,水温慢慢稳定,达到15度或以上。养殖罗非鱼要注意鱼塘的水位变化,水位过低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气温的变化能够影响水质的肥度,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减少施肥,或者加入新水调节水质,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溶解量。水温过高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增氧机进行增氧。

要注意鱼病的控制和预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池塘和鱼群进行消毒杀菌。根据天气的变化或者鱼群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进行投喂。在养殖期间要将已经达到上市要求的鱼群清理出塘,降低池塘里的密度,这样能让规格小的鱼群更快的生长。


如何缩短罗非鱼的上市周期

1、增加水体容积,提高水位。每年6月份左右,天气逐渐变的炎热,水温随之上升,导致水体蒸发加快,水位线下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要增加水体的容积量,提高水位线,并且要随时加入新水,水位应该保持在2-3m,避免水位过低影响了上市的时间。

2、高温季节要降低水质肥度。罗非鱼在鱼苗期对水质肥度要求较高,可以采取投喂饵料和施肥的方式养殖,增加肥度。但是在高温季节的时候要控制施肥量,保持水质的清洁和干净,水体的透明度在25-30cm即可,水质过肥的时候可以加入新水冲淡或者用生石灰调节,以增加水中的氧气溶解量。


3、使用增氧机。水温过高,养殖密度过小,都会造成水中的溶氧量过低,一般除了采用加入新水或者生石灰调节水质之外,还可以用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可以选择在晴天的中午之后开1-2小时,增加溶氧量。养殖密度较高的池塘,在晚上也要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注意阴雨天气和突然变天,适时开动增氧机。

4、加强鱼病的防治和鱼塘管理。气温高的季节,是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同时也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密切观察鱼体的生长、水质状况,加强巡逻次数。可以在鱼饲料中加入防治鱼病的药,定期对水和鱼群进行消毒。每个月对饲料台和池中的水体用浓度为0.25ppm~0.3ppm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每隔15-20天用15-20千克/亩的生石灰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杀菌。


5、饲料投喂。投喂次数每天2次,要均匀的投喂,要让大部分的鱼都能吃到,而且要控制好投喂的时间,每次大概在40-60分钟。一般情况下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3.5%,但是也要根据鱼群的生长情况、天气情况来进行调整。罗非鱼的饲料一般是颗粒饲料或者是膨化颗粒饲料,而且蛋白质含量要在28%-30%左右。

6、减少存塘量,适时出塘。罗非鱼的生长会受到水温的限制,因此在高温季节的养殖期间会有一部分罗非鱼达到了上市的规格,要将这些鱼群捕捞出来,降低存塘量,减少密度。这样可以使没有达到出塘要求的小鱼有足够的空间,更快速的生长。捕捞罗非鱼的时候尽量在天晴的时候进行,捕捞之前要停止喂食,并向池中加入新水。为了降低出塘的鱼在运输过程中的难度,可以先进行一下拉网锻炼。

分享或转发请注明内容出处:鸟基地博客 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9
你好,你的问题已经整理。梁少文看上了罗非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一种热带性鱼类,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刺也少,但在梁少文的家乡中山,养罗非鱼的人不多,他琢磨,如果用养殖脆肉鲩的办法去养罗非鱼,应该有商机。而大规格罗非鱼的养殖和脆肉罗非鱼的兴起,使得罗非鱼在传统的流通渠道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拓宽了销售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住了罗非鱼的售价。目前来看,脆肉罗非鱼养殖是罗非鱼养殖增效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从脆肉鲩的养殖经验来看,脆肉罗非鱼的市场也一定有个限度,不能一窝蜂的盲目发展,应该保持适度发展。最近这几个月,广东各产区的罗非鱼价格都在一斤5元左右,对于4元左右养殖成本,利润算是比较一般,毕竟亩产量也就2-3千斤。虽然罗非鱼在市场上的口碑不算好,但在市场上的罗非鱼需求并不小,还有一部分被用于出口,加上它的养殖难度小、养殖周期短,所以养殖的人也很多。在很多养殖户眼中,罗非鱼算是比较“稳”的鱼类,成本、风险和收益都比较稳定。从销售渠道来说,现在1斤以上的罗非鱼养殖主要分为三类:加工罗非鱼、市场流通罗非鱼和鱼种罗非。加工罗非鱼是用于加工成各种罗非鱼速冻产品,出口使用;市场流通罗非则是流入各大批发市场,再经过农贸市场的摊贩销售到人民群众的餐桌上;而鱼种罗非则是用来养成5斤以上的大规格罗非鱼和脆肉罗非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