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案二审宣判,维持死刑原判,死刑的威慑作用有哪些?

如题所述

劳荣枝案二审宣判,维持死刑原判,看到这个结果,确实大快人心。毕竟做了坏事的人,最后还是应该受到惩罚的。虽然又让劳荣枝多活了三年,但是最后结果多网友还是赞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支持。面对这个案件,不仅仅是案件本身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死刑的相关问题。那么,死刑的威慑作用到底有哪些呢?

1、恐吓作用。其实设立死刑它确实具有威慑的作用,不论这个人是否怕死,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求生就是人的本能欲望。如果一个人想要犯罪,但是明明知道如果这么做了,后期肯定会被判以死刑。在这种情况下,死刑就会起到恐吓的作用,从而让有这种想法的人直接放弃犯罪。

2、破除侥幸心理。死刑当中主要是对罪大恶极,且手段狡猾隐蔽的罪犯进行的一种手段。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那是因为觉得惩罚力度,并不足以让自己破除侥幸心理带来的诱惑,这时候人们就会有恃无恐。可是如果有死刑作为要挟,很多人就会考虑再三,最后在两者进行选择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从而放弃犯罪行为。

3、伸张正义。对于最大恶极的人处以死刑,不仅仅可以起到恐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伸张正义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伸张社会正义,打击邪恶势力,而这样的刑罚也可以鼓励或鼓舞民众与犯罪人做斗争。从而让社会风气变得更好,并且对犯罪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内容总结。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死刑的威慑作用主要是以上三方面。第一方面是恐吓作用。第二方面是破晓侥幸心理。第三方面是伸张正义。所以从这三方面来考虑,死刑确实应该存在,否则很容易导致社会乱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死刑就是最严重的判决死刑,对于群众的威慑性还是非常强的。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刑罚。
第2个回答  2022-12-02
在我国只有犯了重大案件的人才会被判处死刑,死刑对于普通居民的威慑作用都是很强的,这也是我国现在刑法最高的判决。
第3个回答  2022-12-02
1.恐吓效应。求生是人的本能欲望,若犯罪人预测到自己的犯罪会被揭露,必判死刑无疑,在趋利避害心理的支配下,可能放弃犯罪。2.破除侥幸心理效应。对罪大恶极且手段狡猾隐蔽的罪犯执行死刑,将起到破除某些犯罪人自恃高明,可侥幸逃脱不受惩罚的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