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活动的三个最重最重要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如题所述

智力、思辩力和创造力这三个主要方面,这三大能力是人们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

把提升和发挥自己的三力毫不犹豫地、充满信心地、长期坚持地做下去,这是因为:提升智力,方可增强根基,助长枝繁叶茂;提升思辩力,才能做到选择大于努力,获得更高成功率;提升创造力,定会成就自己,贡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谱写出自己人生的美好华章,真正享受幸福的生活时光!

三大能力告诉了什么

把三力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智力是人生存的根基,思辩力是人生命的灵魂,创造力是人前进的动力。这体现出三者的地位、作用和底层逻辑,而人的价值最大化关键在于创造力。

人们的这三大能力大多数人处在一般状态,但也有的人存在着极致,一般称之为:智力超常、思辩力超常,创造力超常。或者是反向,还有的人三大能力表现为极低,比如弱智、糊涂、笨拙等等。

正因为三大能力有着一般、极致和极低的情况,所以才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便用正确的方式去改变这种一般和极低的情况,因此十分有必要搞清楚三力对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知晓三力告诉了我们什么。

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人们到了一定时候,尤其是大学学习、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进入社会之后,到了一个小环境,一个小群体之中,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智力上的差距是不大的,也就是说聪明的程度差不多,差距主要体现在思辩力和创造力上。因为智力差距大的人也到不了这个小环境、小群体。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是思辩力和创造力不足,特别是创造力更弱。

现实中,大部分人创造力弱并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没有运用、挖掘并有效的释放出自己的创造力,更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扩大自己的创造力。

最典型的就是“毕业死”已成为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社会现象。相当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不再用功学习新知识,只是简单地学习一下工作的要领,很快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后,就不再下功夫深究,仅仅是一个传承,重复地简单劳动,更不思业精,能对付、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就罢了,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放弃了追求,不想再奋斗拼搏了,不再愿意吃苦了,想歇一歇,或者是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模糊不清。久而久之,这种传承、重复的工作状况成为常态,而且很多工作本身就毫无任何多高的技能含量,一旦遇到高技能含量、高难度和挑战性的工作就束手无策。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本应有巨大创造力潜能,却以这样的习以为常、不思进取、与平庸相伴、埋没创造力的状况生存在社会上,又如何使自己有大进步、有大作为呢?当然也就不会有大成才、大幸福了。

站在全局的高度而言,无论是人类社会历史,还是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进步、新事物,或者是新奇迹,无不来自于人们的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是可以通过创造力发挥在以上方面,从而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和多彩人生,推动社会的前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多数人发挥出、发挥好创造力,各项工作和事业才能更好一些,社会才能前进的更快一些,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更高一些,那么谁可以有权力、有资格袖手旁观呢?

当然,仅有强的创造力也是不够的。智力、思辩力、创造力三力之和这三大能力加在一起才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这三种能力的运用就成为人们的行为能力,在职场就是竞争力,就是才能。三力均强、均高者则可以成大智慧、成大才,甚至成为精英和领袖人物。

智力可测,有智力指数的标准和实践的检验;思辩力和创造力也可以有标准,至少低于平均水平就可能难有突出的表现,而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最终是人的创造力。

这三大能力既有先天的秉赋、遗传基因,更有后天的培养和提升,后者往往起主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大能力在培养、提升和发挥过程中则主要是由人们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们的三商即智商、情商和德商所决定的。可见,要首先解决好自己的三观和三商问题。

其实,每一个人在三力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发现,或是不够重视,或者没有去挖掘、提升自己的三力,尤其对创造力在思想上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人生观或价值观不太正确,情商也不到位,大多数人主要是在智力上下功夫,读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书,专门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智力,思辩力也随之有所提升,却很少下功夫去挖掘和培养个人的创造力。没有创造力,人们的行为只能是低水平的简单地模仿和无数次地重复,如同机器一般。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谁在这三大能力上下功夫,谁就成为强者,谁就更易成为成功者,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更幸福的人。不然的话,三大能力过低,平庸自然就会伴随你的一生。人可以平凡,但决不可以平庸,更不可以无为。

人生的意义并不是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如何,而应是工作的如何好,是对社会有多大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若仅局限在自己的生活上,那就是太低的标准了,人生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