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水的历史发展

如题所述

先秦已有菏水,《禹贡》载:“导菏水,被孟潴。”古济水于定陶北汇为菏泽,菏水就是源于菏泽而达于泗水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水道。对于菏水的形成,有人认为是吴王夫差所开。《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其“深沟”拓深后为菏水。
至汉,菏水作为泗水的主要支流,亦称泗水。桑钦《水经》是将菏水置于“泗水”条下的,曰:“菏水从西来注之”。郦道元注云:“菏水,即沛水之所苞,注以成湖泽也。而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注出了菏水的水源和流向。《水经》还记载:“济水又东至乘氏西,分为二。……其一东流者,过乘氏县南,又过昌邑县北,又东过金乡县南,又东过东缗县北,济水又东经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淮阳朱鲔冢,又东过方与县北,为菏水。济水东经重乡城南。菏水又东过湖陆县南,东入于泗水。”《水经注》亦曰:“南为菏水,北为济渎。”  从《水经注》可以清楚看出,至北魏时期,菏水变化不大。中唐后,大河决溢中原,唐末五代尤甚。宋金征战中原,黄河溃决,河势紊乱,多股并流。宋初曾专诏疏浚菏水,一度成为青、兖、徐至汴京的重要通道。至金,河道淤积,只是一条季节性的排水河道了。
菏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连接济、泗二水,沟通中原与东南地区,在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上起过重要作用。战国至两汉,沿菏水两岸,先后建有济阴、山阳、定陶、昌邑诸侯国。位于济菏二水交汇的菏泽岸边的陶邑,曾是中原繁华都市。汉代的成武一带曾为秺侯和成武侯封邑。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刘秀封族兄刘顺为成武侯,时“邑户最大,租入倍宗室诸家”。1986年,成武湖开挖鱼塘,曾有大量汉代陶管井出土,从设井之密,井筒之深,陶管之精,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繁荣和打井技术之高超。
据考证,历史上菏水曾三次运输军队:第一次是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领兵战北燕,自淮入泗,由泗入菏西上。第二次是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太尉刘裕西征后秦,将水军自淮泗经菏水入黄河西上。第三次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宋将到彦之率水军攻魏,亦由淮、泗经菏水入桓公沟,再由黄河西进。 元明两代,黄河多次决溢和改道,鲁西南首当其冲,原有河道淤没,面貌大变。菏水当然也难于幸免,不能不沦为一条黄水溜道。尽管偶有史书或志书此期仍记为菏水,不过因袭旧资料,或追记历史,而留恋旧名称罢了。
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山水志·山水图经》记载:“黄河自西南入境,东流入于徐,大堤遮其涯,月堤环其隈,长亘成百里。其郡邑为曹、为城武、为单。自城武以北有故道焉。”该志《河渠志》载黄河决溢水道:“曹县而东为城武,县境有支河三道:一在县南二里;一在县南二十里,达于单县;一在县北四十里,达于金乡。”清康熙版《城武县志》关于河道的记载与此相同。城武“县北四十里,达到金乡”的“故道”,即为黄河决溢所夺之古菏水道。时近易考,地近易核。为黄河泛滥而夺流和淤塞的菏水,被府志、县志作为黄河故道记载了。 康熙三十七年(1689年)曾疏浚成武境北傅家潭一带的河道,以泄积水。这次疏浚的河道大致沿古菏水道东行,只是名称改为柳林河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藻修《曹州府志》载:“柳林河,自定陶县西南古河汇流东北,经河滨寺至北宝乘塔,又东北,有中渠水入之;又经孟家海,有南渠水入之;又东北,经柳林集入巨野县界为柳林河。东经戴家楼,至泗河集入城武界。又东至赵家桥,复入巨野界,至贺家桥入金乡县界。又东经武家坑,入三家湾河,会彭家河,又东经石家桥、十里铺桥,至张家土埧,折而南,入小引河,与涞河会,自此合流东北,经北田寺入鱼台县界,达济宁州,会诸河之水入旧运河。”由此可见,柳林河即康熙间疏通之河道,系沿古菏水演变而成的黄河溜道挑挖,只是稍有变化:上段河道北移,因经柳林集而名柳林河,但一些河段仍有地方名称,如金乡县境有一段就叫三家湾河。中段在成武、巨野两县边境穿插东行。下段北移,由原来近谷亭入运河而改由近南阳镇入运河。
柳林河运行一百多年,对排泄鲁西地区洪水,减轻洪涝灾害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河道弯曲,河槽狭窄,更加不断淤积,乾嘉之后更加宣泄不畅,水患不息。 “万福河”最早见于清道光十年重修《城武县志》、二十六年《巨野县志》。《城武县志·地志·山川·万福河》按曰:“旧志无万福河之名。志称傅家潭形势甚洼,常汇为潴泽。经阙家店等处,有河泄此水入巨野界。年久河道淤没,康熙三十年重浚。今万福河即在傅家潭之北,约其形势,即是当日泄潭水入河。道光四年,奉恩旨赏帑重浚。与城南桶子河均于道光五年正月开工,凡四阅月工竣。大府巡河观察亲诣勘验。自此,一律畅通,水有汇归,附河各村庄沐帝泽之无涯,咸资乐利焉。”此按语说明:万福河就是康熙年间重浚的黄河故道,即古菏水道,河名由柳林河改称。这次驻工督办河务的是城武知县袁章华,他也是道光十年《城武县志》的主修者,记述当是确凿无疑的。十六年后的《巨野县志》更明确记载:“万福河,即柳林河。”关于万福河的释文与乾隆版《曹州府志》关于柳林河的释文完全一致。为什么柳林河改称万福河呢? 第一,取中段万福村名为河名。查道光《城武县志》县北三十里有“万福村”,辖五庄。该村正处挑挖后的柳林河中段,以中游之村名命河较以上游村名为河名更有代表性,故改“柳林河”为“万福河”。
第二,取“万福”之吉祥,颂扬皇恩。这在“万福河”释文的按语中表达十分明白:“自此,一律畅通,水有汇归,附河各村庄沐帝泽之无涯,咸资乐利焉。”
第三,以“万福”名河,附河各县达成了共识。柳林河虽然载入乾隆《曹州府志》和嘉庆《大清一统志》,而以河道上段一村之名命河,难为各县接受,因而造成各河段有地方名称。而“万福河”名却一直沿用下来,且为各县所认可。《巨野县志》记载尤为明确。看来疏浚后的柳林河改名万福河,附河各县达成了共识。
改柳林河为万福河,内涵丰富,为各方乐于接受,而传至后世。中段有万福村,依地名而命河;挑其河犹汉武帝堵瓠子决口,巧取《瓠子问歌》中“宣防塞兮万福来”句中的“万福”二字,以其吉祥之意颂扬皇恩浩荡,帝泽无涯,这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清道光年间挑挖的万福河道,河槽较深,位于定陶、巨野、城武三县交界处的单县插花地中的中游河道,《单县志》称“伏秋水盛,人多惮涉”。由于流域广大,下游宣泄不及,多有决溢之害。道光末年,金乡县城西北、东西隋林和刘堂三处决口,在金乡县东北部、鱼台县北部、济宁南部冲出南北两大溜道。溜道稳定后称为南大溜和北大溜,束水入湖。光绪八年(1883年)金乡、鱼台两县各颁银币二千作为津贴,按河口宽六丈、底宽三丈的要求,疏浚了金乡县隋林至鱼台县于湖之间的万福河道。
万福河运行一百余年,仅有局部疏理,大部河床淤塞,堤岸坍塌,夏秋雨大,水患不息,各地纠纷迭起,时有械斗发生。1930年,金乡、鱼台两县倡修万福河。1931年春,山东省建设厅多次派员实地勘测,拟定计划,由沿河定陶、城武、巨野、金乡、鱼台分段按亩摊工进行治理。整个工程,于1931年11月动工,次年7月竣工。这次治理后的万福河段长120.8公里,河底宽14-44米,河槽深1.2-3.4米,堤顶宽1.7米,堤高2.05-5.20米,提高了河流的泻水防洪能力。同时治理的还有万福河的五条支流以及南北大溜和湖堰。
经过治理的万福河流域,包括菏泽南部、济宁西南部,黄河故道以北。夏秋雨季坡水畅流,对减轻伏涝灾害起了一定作有。但由于排水能力有限,上下游之间缺乏协作,更加帝国主义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等原因,万福河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鲁西南仍是一个十年九涝的水灾多发区,庄稼连年歉收,广大群众衣食无着,不少人背井离乡,乞食外地。城武县一千多个村庄,几乎村村有人闯关东。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把治理万福河,免除鲁西南水患列入议事日程。经过四十多年全面系统的河道治理和水系调整,如今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附河各县均获排洪灌溉之利,万福河真正成为万福之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