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
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产生的,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灸法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医案不是记录在医书当中,而是记录在史书《左传》中。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了一场大病,于是请当时的名医,秦国太医令医缓来医治。医缓检查晋景公的疾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这段文字是说,医缓认为晋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为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针刺,吃药也治不了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虽然医缓没治好晋景公的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艾灸就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了。
以前,认为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是,随着考古发现,对艾灸的认识也在不断的修正。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发现了3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目前见到的《内经》以前的珍贵医学文献,也把对中医艾灸的认识大大提前了。通过这3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窥测远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

艾灸法 是一种独立的治疗保健方法,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
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历代的针灸著作中,多数将针刺与艾灸并列论述,不过由于灸法对人体易产生灼伤,故逐渐失传,现在各中医院的针灸科只见针刺而不见艾灸,实属中医的悲哀。近几年由于中医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又重视起具有神奇疗效的艾灸疗法。尤其是现代艾灸疗法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艾灸疗法的燃烧及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易灼伤患者等难题,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艾灸疗法的普及成为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2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艾灸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现在社会因为健康的需要,我们常常说起艾灸,用到艾灸,可是你知道艾灸到底是从何而来、如何产生的么?

一、艾灸的起源

火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在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中,人类敬畏火、崇拜火、利用火、热爱火。艾灸就是人类利用火防病治病的成果之一。

人类从开始用火,到能够保留火种,再到能够摩擦取火,大约经历了2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火的发现和使用跟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可以熟食,又可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还可将树木等用火燃着后灸于患处,祛除寒邪,解除痛苦。我们认为,这应该就是火被人类作为治病手段的原始意识萌芽。

研究发现:自从古人有了用火驱鬼避难的原始思维与联想,又有了用火治疗外伤、关节疼痛等病症的智慧后,渐渐地从烧灼艾粒占卜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自发地、不自觉地,到主动地将艾粒置于体表烧灼,用来驱邪致病。如此反复的实践,艾灸的原始形式也就水到渠成了。

艾灸传承古代养生文化,为人类的健康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艾灸的发展

文献中最早提及艾灸的著作为《左传》,其中详细记载了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讲的一段话,医缓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所讲的“攻”,即指当时的灸法。“丘所谓无病自灸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艾灸法已经颇为盛行。

尤其是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法的重视程度和流传应用之广。

三、艾灸的原料

艾灸的主要材料,古今均以艾叶为主;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其作用非常广泛。

《本草备要》中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具有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等,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数,走而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人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可见以艾叶为施灸材料,能够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此外,艾叶,既有易点燃的特点,火力温而不烈,烟气香而宜人等,所以艾叶是艾灸不可缺的材料。
四、艾灸的原理

艾灸技术属于中医特色的治疗技术。其基本原理: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原则,将艾绒或某些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利用艾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淤散结、扶正祛邪、等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技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