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之花和冬虫夏草的区别在哪?有什么作用?

蝉之花和冬虫不是一种东西,是蝉上面的草,该怎么吃效果好?

蝉花虫草(蝉之花是泛亚医药产品名)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但它的知名度远不及冬虫夏草,原因有三:

(1)蝉花虫草的产量低于冬虫夏草。一亩野生竹林中,平均只能生长蝉花虫草6棵左右;而且,我国竹林的面积也不如冬虫夏草的分布区——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那么大。

(2)蝉花虫草从破土而出到花败凋落,只有一周多时间,很难采撷,而冬虫夏草的采撷期比蝉花虫草长。

(3)自从药用的角度看,蝉花虫草系统研究起步较晚,用于治疗肾病的历史只有20多年,而在此之前医学典籍上记载的主要功效是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心悸”不如冬虫夏草能“保肺益肾”,治疗诸虚百损和具有止血、止咳疗效那么引人注目。

作用:现代科学家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蝉花虫草具有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提高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减少尿蛋白等功能,起到了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在肾功能改善方面优于西药开同。

同时,慢性肾衰患者治疗过程均强调低蛋白饮食,且患者常合并厌食、消化不良等,本身存在蛋白摄入不足,若无药物干预,易导致营养不良的产生,蝉花虫草对患者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具有升高作用并能使其保持稳定,其作用强度与西药开同相近,表明蝉花虫草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作用比较全面,不仅可以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而且可以调整患者的蛋白质能量代谢,改善其营养状态,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对蝉花虫草的药理药效学研究表明,蝉花虫草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改善睡眠,清除自由基、改善贫血等作用,对于肿瘤、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失眠、痛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3
蝉花是一种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分枝开花,花粉为乳黄色,称为”蝉花孢子粉“,简单地说就是”种子“,具有繁殖的功能。其形成过程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蝉花孢子粉“,渐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蝉花。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别称冬虫草,是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冬虫夏草功效众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虫草科、蛇形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身躯僵化,并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第2个回答  2018-07-04

在生活中说到名贵的药材,我们能想到的除了人参大概就是冬虫夏草了,小编一直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一种会开出花朵的植物,但是经过查询资料后才发现,原来冬虫夏草是一种菌类,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药材里面还有一种叫做金蝉花,那么金蝉花和冬虫夏草区别大吗?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等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时入山采集,此时子座多露于雪面,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易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晒干。或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

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全长9~12厘米。虫体如三眠老蚕,长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外表呈深黄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

金蝉花(Isaria cicadae Miquel)俗称大虫草,属于虫生真菌; 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的504种虫草中,金蝉花、冬虫夏草仅仅是其中的两种;是一种外形具有“动物”和“植物”形态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 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约一寸多长,从顶端分枝开花,花粉为乳黄色也称为”金蝉花孢子粉“,简单地说就是”种子“,具有繁殖功能。其形成过程 是蝉的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具而只剩下一个躯壳。万物复苏时节,菌丝体又从营养阶段逐渐转化为有性阶段具有繁殖功能的”金蝉花孢子粉“,渐从顶端分枝”发芽“形似花朵,故而称为金蝉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