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是怎样一个时期

如题所述

明朝万历年是一个由盛转衰的时期。万历前十年国家兴盛,史称万历中兴。但等到明神宗当政期间,皇帝长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几乎陷于瘫痪,导致国力衰退。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张居正死后初期,万历帝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但不久就开始怠政。他先采取非常手段,摆脱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的影响和控制,表现出一定的魄力和能力。但万历皇帝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而是居功骄傲,怠于政事,从励精图治到消极怠政。

万历十四年后,万历帝就开始连续不上朝。李太后年纪渐大,对明神宗也实在无力再管束。最后万历帝竟三十年不上朝,只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勉强到金銮殿上,许多朝臣都没见过皇帝一面,导致国力衰退。

扩展资料

万历怠政的表现与影响

万历皇帝怠政的主要表现为:长期不接见大臣,不亲行时享太庙,长期不搞经筵日讲,不及时处理大臣奏疏等。万历后期处理政务的效率降低,与他的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关系。执政后期经常因病无法处理朝政而传谕辅臣。 除因病怠政之外,主要还是贪图安逸、小病大养、无病也养。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后,努尔哈赤的军队连克抚顺、开原,辽东战事日益紧张,这时长期怠政的明神宗曾经有些转变,但其改变并不是太大。到了晚年,确实疾病缠身难以勤于政事。万历皇帝的长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几乎陷于瘫痪,从此回天无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历怠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2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对各级官吏进行考察,作为升迁、黜陟的依据。在军事上整饬军备,加强边防,选用能征善战、带兵严格的将领,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在经济上清丈全国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基本内容是赋役合并,化繁为简;统一役法,摊丁入地;田租征银:官收官解。这称得上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大变革,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张居正还治理黄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势渐见中兴。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
可惜好最不长,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反对改革的官僚纷纷起来攻击、诬陷张居正。朱翊钧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还查抄张家。改革被废止,朝廷又一天天地走向没落。朱翊钧是一个尽情享乐的皇帝。他成年亲政后,却不常视朝,深居内宫。不仅在世时要享受,还想到死后的安乐,早早筹划自己陵寝,建造定陵耗时达6年之久。他还有一个不择手段亲自敛聚钱财的恶习,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标淮。为了在全国范由内聚敛民财,他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地充当矿监、税使,肆意搜括民脂民膏。这使得人心汹汹,民变纷起,社会越发动荡不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8

第3个回答  2019-12-23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这个年号也经常用来代指明神宗(万历帝)。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