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来家访怎么办?

求求各位了!成绩太差!

这个时候就要有技巧,要冷静面对。在老师家访的时候主角不是你,而是你父母和你老师的对话,所以你只要在旁边端茶倒水即可,老师说出你的缺点时,你父母一定会顺水推舟,也批评你,而这个时候就算他们说的有错你也不能吱声,只能点头称是,否则他们会认为你不尊敬长辈,往犟嘴方面扯,当然如果说的是事实你就要诚心接受,并悔而改之。还有,他们要你自己谈谈意见时就要说出事实,心里怎么想怎么说。
还有最重要一点,他们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插嘴,始终记住,你只是配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年级组长陈岚老师,眼下家访已过三分之二,20户家庭走下来,她就明显有这样的感觉。

比如,有一些事情,是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做的:孩子和家长热情相迎,水果和零食早已备好,有的家长还会补充一句,“水果是小家伙洗的呢!”孩子的特长展示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甚至跟看演出似的,一个节目接着一个。

陈老师是乐于欣赏的,了解了孩子的所长,开学后才可以因材施教。但陈老师说,除了家长和孩子希望呈现的东西,她还有自己的观察和所求。

一看习惯。有一个男生,会打架子鼓。老师来家访,他就把鼓搬出来敲打了一段。陈老师说,虽然很炫酷,但比音乐本身更打动她的是,男孩打完鼓后,一个人默默地把鼓搬回了原处,再从房间里搬一个小凳子坐在边上。等老师说要走了,男生又起身,想把小凳子放回房间,妈妈埋怨他,“别管这些了,先来送老师呀!”陈老师拉一下妈妈,“让他先放好吧。”其实她心里已经在想,这是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

二看沟通。陈老师说,家访的时候,老师通常和家长聊得比较多。其实这个时候,她也会偷偷观察,孩子在干什么。“有的孩子左顾右盼,有的不时插上几嘴,有的则会静静地在旁边听。”

陈老师在家访中发现,不少家长有一个误区,“他们更多地鼓励孩子要多发言,敢于表达,却往往忽略了,倾听也是一种能力。”

三看父母。有一个男生,说话总是高八度,每次他大嗓门说话,爸爸就去敲他的脑袋,但儿子根本不听他的。陈老师猜测,“这位爸爸平时管得一定不多,完全hold不住嘛。”然后她对男生说:“以后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就该这样响亮,但如果是下课时间,还是要轻声说话哦。”

还有一户家庭,去的时候,妈妈不在,爸爸和爷爷、奶奶接待了老师,“我们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奶奶答的,我故意去问爸爸,很多都说不知道,甚至还要打电话去问妈妈。”

陈老师说,这些小细节,都可以看出父母双方,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高不高。

不过,让她高兴的是,除个别有特殊原因的,家访时,基本上孩子和双方父母都会在,而且大部分家庭,爸爸也都挺尽责的。

除去这三点,其他类似识得多少字,加减乘除会不会,陈老师表示真的不在意。

比如这几天,有一张图在新生班主任间传得火热,那是某位新生家里的一面墙,贴满了拼音和识字卡,“据说,那个孩子认得3500多个字。”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国外,上幼儿园时才回国,妈妈怕她母语跟不上,就加紧进行辅导,“这只是个例,也没有可借鉴性。”陈老师说。

还有一个孩子,也认得很多字。长江的老师去家访前,会先给孩子们寄去一封信,“信上的字他几乎全认得。”陈老师就问他,“你一定很喜欢看书吧。”妈妈却说,“他不要看的,静不下心。”陈老师说,“那你给我讲个故事吧?”孩子捧起一本书,只是照着念。
第2个回答  2020-11-20
辅导来就来呗说不定还给你送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