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班主任对家长的要求和建议

如题所述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4、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5、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读书做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6、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7、孩子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应当阅读。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8、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9、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10、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的。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11、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12、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吧!
1、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够成才,哪怕是他看上去很笨甚至智力有障碍
2、对自己的孩子要有恒心,坚持不懈的教育孩子
3、对自己的孩子要有耐心
4、对自己的孩子要有狠心,溺爱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犯罪
5、教育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以身作则
6、在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不要拿没有时间做借口
7、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
8、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你真笨,简直无可救药
9、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他(她)有很多地方都像你
10、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摘他老师的缺点
11、保持孩子健康的生活态度,让他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友好的态度
12、孩子再小也是人,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
13、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14、定期拿出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15、每天放学后一定要问问孩子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
16、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17、不要把自己醉酒的样子让孩子看到,可以在外面待到酒醒后再回家
18、经常表扬自己的孩子,努力找出他的优点,当着孩子的面表扬他(或者她)的优点
19、保持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要比取得良好的成绩更重要
20、切不可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孩子,把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
第2个回答  2020-11-11
开家长会,老师可以要求家长:

1.多了解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一点都不了解,还有的家长自认为很了解孩子,可是一些都是表象,要能真正的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孩子的情绪,目前孩子的心理变化,才能针对性的引导。

2.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孩子的内动力,而不是压迫式的教育和管教,这样只会让孩子逆反,或者出工不出力。如果孩子一门心思的想干好一件事,还能干不好吗?

3.给孩子做好榜样,你让孩子回家读书,自己可有拿其书来去看,当自己在玩手机时,又怎么去要求孩子不去玩手机

4.对孩子放手,不要包办一切,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就行,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而体验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一旦缺失,也让孩子缺少对生活的理解里,有很多孩子不能理解顺风和逆风的概念,再比如浓度问题,理解不了
第3个回答  2020-11-11
我认为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真的探讨起来,我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主要是两个字:坚持。

坚持在平常中,坚持在每个环节,时时刻刻在坚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网上微信上到处转,关键是哪位家长能坚持!
家长们面临的挑战在哪里?

(1)孩子在成长,不同阶段的孩子对家教水平的要求不同,要求很高;

(2)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

(3)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4)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

说,你现在说不过你的孩子,发脾气也没有用;管,过去管的严的未必现在管得住,过去没有管的现在也不容易管住。但是不管过去管不管,现在都要介入。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的孩子发展状况。

所以,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不管孩子,将来烦恼不断,只要孩子过不好,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这就是父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