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区别在哪里?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招生专业变化

通过与原自主招生专业对比可以发现,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发生了较大变化。

来源:河北强基计划

通过对比发现,清北强基计划展现了新的学科培养重心,基本上符合教育部指导意见里的“突出基础学科专业引领作用,聚焦国家重点领域”,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为主,而原自招中金融类、城乡规划类等专业则未能入选。今年是强基计划招生首年,多数高校都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招生专业上都会以基础学科为主、其他相关学科为辅。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并不是所谓的“冷门”和“就业困难户”,根据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培养方案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绝对是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

强基计划还肩负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探索任务,所以在本科阶段着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硕博阶段可以让学生依据兴趣选择专业方向进行学科交叉创新。通俗的讲:学生在硕博阶段,对于研究和学习的专业方向,将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强基入围

清北都明确表示,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凭高考成绩,二是凭竞赛奖项。虽然清华及北大并没有在简章中公布整体招生规模及具体分省投放计划数,但考生和家长朋友们不用过分担心:

1、凭高考成绩报名的考生,将以对应专业计划数5倍人数确定入围名单,这意味着,假如清华(或北大)在某省投放某专业名额50人,那么所有报考的考生中,共250人可以入围后续校考,无形中增加了考生参与选拔的机会,这也入围比例最高的两所学校。

2、其次,对于凭竞赛奖项入围,清北等绝大多数高校都规定“此类考生入围、录取均不占用第一类考生名额,达到要求即可入围”,这对于两类考生来说,无疑都是个好消息。

强基校考

入围只是第一关,真正左右能否被录取的,还是在校考这一关。根据招生简章规定,高校会把考生的高考成绩按85%权重、校考按15%权重,折算综合成绩后,择优录取。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某省考生A,高考690分,校考得分60分;考生B高考分数670分,但手握学科竞赛金牌,获破格入围资格,校考可计满分。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通过折算成百分制后,二者高考分差缩小至2.3分,而校考虽然只占比15%,但获得破格入围所带来的校考分数优势通过折算后仍有6分的分差。这也就导致最终考生B通过校考优势逆袭翻盘,被成功录取,而考生A虽然高考领先20分,但只能遗憾落榜强基计划。

为什么校考的难度会这么高,为什么会非常拉分?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有实力竞争清北的同学,高考分数已经不再具有区分度,清北高校需要通过校考来经行区分。校考中不仅考察学科竞赛知识,还会涉及到一些高中选修知识、大学先修知识、应用型/创新型试题。难度远超高考,非常考验同学们的数理基本功。那些没有经过竞赛相关训练的同学,将会在笔试中受到很大制约!

对于数理基础优秀,但没有系统性学习过竞赛的考生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好高考后至校考前的这段时间,有选择性的进行一些短期竞赛相关知识学习,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数理逻辑或刷题训练,在保证高考稳定发挥的前提下,扬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校考中的竞争力。

强基各专业就业前景

1、数学

数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工作相关度高、提升较快,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行业领域。而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2、物理

物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在就业领域,许多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都闪烁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军工、材料、交通、经济、生命科学等。

3、化学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生物

生物专业就业方向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方面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这两个领域与信息科学和统计学有交叉。所以,生物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多接触跨学科的知识领域。

5、历史

历史专业就业方向总的来看,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等。

6、哲学

哲学专业就业方向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除公务员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条件要求较高;各类企业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7、古文字

古文字学专业就业方向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考生可关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古文字就业方向: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

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随着高校关注度提高,师资力量偏向,未来发展光明。

第2个回答  2020-10-21
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选拔定位上的区别。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其次,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划出了范围。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而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入围校考的依据上,二者也有区别。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录取方式也有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此外,培养模式上,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