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室友孤立,我感觉我已经快要抑郁了?

有些长,希望能看完。
今年大二,我学的专业女生就五个,所以我们就都在一个宿舍里,我其实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吧,但要是真的玩开了,我就会跟个疯子一样。
军训结束之后孤立就毫无理由的开始了,先是有人带头不跟我讲话,我跟她们说话就和没听见一样,期间我送过零食给她们,也给那个带头不和我说话的女生带过饮料,可没有缓解。宿舍是六人间,三个插销,因为只住了五个人,她们四个又都在上铺,所以她们把属于她们的那两个插销插到了床边,第三个插销本来应该是我的,可是她们却以要插电脑和路由器为由不让我拿,多次交涉无果后我忍了,自己带了个充电宝。桌子也是,那个带头不跟我讲话的女生一个人占了三个桌子,因为我住下铺嘛,然后她就说你在床上写就行了什么的,我又忍了,买了一个小桌板。另外学校给每个人固定发的衣架她们也不问过我想拿就拿,这我也忍了,每周末把衣服拿回家洗。还有很多事我就不一一说了,结果我的退让不但没有消除孤立,反而让她们变本加厉,现在除了交作业的时候一个个跟舔狗似的凑过来以外基本上把我当空气,更过分的是,越是在我面前就越要表现的亲亲密密嗲里嗲气的,好像全世界就她们有朋友似的。平时她们有事叫我的时候也不会叫我的名字,只会喂,哎的这样叫我。她们还会在男生面前造谣污蔑我,方方面面的谣言都有,搞得我在班上一个朋友也没有,很自闭。
我现在在学校基本上就是一句话都不说,上课下课都是一个人,每周就盼着周末,盼着早点回家,要是可以一直在家上网课就好了。
父母不让我办走读,老师也不让我换宿舍,两年了,太艰难了啊!ಥ_ಥ

在学校,我不时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对话。现在的大学女生似乎都害怕一个人,无论是上课、食堂吃饭、还是取个快递或者去楼下的超市买个水果,她们不是三五成群,也必定有一个人陪在身边。

而那些独来独往、被群体孤立的人就沦为了异类,被强行戴上“不合群”、“人品不好”的“高帽子”。孤立的命运如同洪水猛兽,让很多大学女生都退避三舍,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被孤立真的那么可怕吗?

(一)不被孤立,你真的很满足吗?

我们先思考一下,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什么?美国学者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认为,个体有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感情需要

支配需要是控制他人与追随他人的需要。感情需要是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此处暂且不表。包容需要则是一种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求,对应着女大学生宿舍或朋友团体形成的心理机制。所以,人际交往的本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

那些害怕被孤立的人,渴望与尽可能多地与他人发生联系,通过接触来保持自己包容需要的高度满足。她们要置身群体之中,要拥有至少一个伙伴陪自己上课吃饭,否则便有一种欲望未被满足的寂寞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他人异样的目光。

大学伊始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融入室友,以前从来不看娱乐新闻、综艺节目的我每天都要花费1-2个小时关注饭圈最新动态,以便卧谈会时能接得上话茬。

曾经立志只看IMDb排行榜上的电影的我,开始每周和室友出入电影院,为漫威的超级英雄们贡献票房。习惯早睡早起的我,周末六点醒来后硬生生地躺了三个小时,只因室友都在睡觉。

这样的我被她们接纳了,我们一个宿舍六个人形影不离,干什么都集体行动,与校园里走在一起的女生们别无二致。那时候的我,不会感觉到寂寞,因为身处喧嚣,被群体包容。但那样不被孤立的状态,真的有利于我的成长和发展吗?

(二)交往满足的需要是否大于你的其他需要?

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有问题,是在我发现自己半年看的书只有个位数,上次看IMDB电影还是在暑假,以及,由于熬夜和睡懒觉我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

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大一上期末成绩,我考了班级十名开外。于是,大一下学期,我果断地选择了疏远室友,大部分时间都单独行动。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被剩下的五个人孤立。

刚开始,一个人让我很不适应,总想找个人说话,总想和别人一起玩笑,害怕一个人走在路上,也还害怕自己一进宿舍,原本欢快的气氛一下子急剧降温。但我还是选择了独处。

我固然有与他人交往、参与群体活动的需要,但我更需要的,是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学习,能够看到晨曦和感受清风,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

大学本来是一个提升、发现和开拓自己的地方,如果我因为害怕孤立而选择亦步亦趋,那么我失去的是成长和认识自我的机会,是深化灵魂的机会,是对未来的把握。不被孤立与这些相比,实在无足轻重。

这个世界是平衡的,你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得失之间,是自己利益之间的平衡。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我选择了独处和提升自己,就必然失去群体的包容和接纳。

但我义无反顾。在小圈子里,她们会对随波逐流的你笑靥如花,而今后步入社会,广阔的世界不会对一无是处的你温情脉脉。

被孤立的结果是,你必然要学会独处。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独处更让人惧怕的了,他们害怕寂静无声,害怕那种只剩下自己一人与自我思绪及长篇内心独白独处时的静默。”

独处,是一个审视、挖掘自己的过程。远离了从众的无意义活动,我们就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你会和自己对话,明白内心的欲望和恐惧。你会回顾、总结和反思过往,一个更加真实而清晰的你会出现在你面前。

大部分人在独处之后,显得更加平和淡然。因为真正了解到,剥开生活华丽的袍子,真实的自己有多么浅薄与不堪挖掘。有了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你会知道他人的鄙夷嘲讽或阿谀奉承都是无关紧要,因为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独处,也是一个高度专注,灵感喷薄的过程。歌德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而我们身边牛逼哄哄的大咖,很可能就是经历了独处的磨砺,在静默中厚积薄发,才有了现在人前的万丈光芒。如果你从来不曾被一个平庸的群体孤立,不曾过一种独处的生活,你是不是该反思,也许你跟他们一样平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大学被室友孤立了,十分抑郁且有想辍学的感觉,感觉影响到自已的学习了该怎么办?没事,我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因为我是农村的,时常室友会把你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说你乡巴佬,说你成绩好都是死记硬背的,同室友的人不喜欢你。被室友孤立并不一定是你做错什么事,或许是因为你太优秀J,他们嫉妒你学习成绩好。或者说你们根本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被室友孤立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讨厌我孤立我,你瞧不上我,我把你视若空气。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撑破大天把你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根本不会损失什么,只不过是唯一关心这件事的是你跟自已过不去,心宽不想若无其事,继续做自己想干的事,多付出点,不求回报(因为有缘而相遇,把他们看作自已的家人不争吵,不打架,多讨好他们,人心都是肉长的,相信他们会缓和的。我们是群体动物,同性排斥,肯定是不好受,天大的事过了今天,明天都是小事。慢慢地等你适应了。你或许会更好,你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磨炼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说不定你会有更优秀的人跟你做朋友。

(三)我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我,何况人民币还有真假呢?所以说做朋友就是你真我就真,你假我转身。

(四)大学期间,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让无聊的事影响你的情绪。逆境不气馁,不抱怨;顺境不张扬,以平常心对待室友,要知逍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求人不如求已。若果你能同意以上观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4
我看完了。你在这间宿舍也只是待上三年,已经两年了,还有一年你就解放了。很多时候,我们都被问题困住了,想要解决却毫无头绪。其实,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认知。改变自己这些东西也就是变相解决了问题。军训结束后,孤立就开始了。说明,她们从军训期间就发现了你和她们不是一路人。这四个人未必之间就处得多么好,而是有一个带头大姐,其他人趋炎附势罢了,目的就是——狐假虎威。既不受欺负,又能沾沾老大的淫威,获得一点点好处。离开了带头大姐,她们自己独自面对环境未必会成为那样的人。只是跟一个领头的在一起助长了自己的胆量而已。从你描述看来,你还是懦弱的,一味忍让退让,所以她们才理所应当地步步得逞。这个事老师是应该管理的。现在老师不处理,希望你能换个想法,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以成绩服人,学校不是江湖,搞好自己的成绩,在老师那里也就有了话语权。自己也会更强大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4-02
室友也许就是存心想让你难堪,如果你本身那些不善言谈,他们可能对你有误会,觉得你太高傲了,你就离他们远一点。不要跟他们有过多接触,他们如果用心不良,你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接受。在学校也不会时间太久,忍一段时间就过去了,到时候就会分开,不用再忍受他们。
第4个回答  2020-11-04
你被室友孤立,肯定是你有被室友孤立的原因,那肯定是你自身方面存在的哪些缺点和不足,所以自己尽量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