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里铺,三十里铺是什么意思

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都是地名,是啥意思?

这里“铺”应该读去声,是宋朝开始,延及元明清等朝代递送公文、迎送往来官吏的驿站。这种驿站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名称叫做“邮”。《孟子 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从汉朝一直到唐朝都称“驿”,而且都规定三十里设一个“驿站”。到了宋朝开始改为每隔十里就设一个驿站,又称为“铺”。元朝更严密,规定所有州县,凡十里均须设一“铺”,大事快马传驿,小事由“铺吏”步行传送。明清两朝继承这一制度,这就是至今全国许多地名中“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以及许多地方把十里路称做“一铺路”的由来。因为每个“铺”都要建筑房舍以供“铺吏”或“铺兵”居住和饲养“铺马”备用,而建筑房舍要选择合适地点,所以实际上“铺”之间的距离不一定刚好是十里路,所以又有楼主所说的“十三里铺”、 “十八里铺”的地名存在(十八里铺也可能是十里的“长铺”加上八里的“短铺”而形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6
是不是与主城或是什么重要位置的距离
四川攀枝花是下面好多县就是叫什么五十六,二十八之类的就是指到主市区的距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