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如题所述

胰岛素虽然是生物制剂,但它也有副作用。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多种,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眼屈光变化、注射部位硬结和脂肪萎缩等,其中以低血糖最为常见,也最重要。低血糖时病人可有头晕、出汗、心慌、手抖、饥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如果病人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用血糖仪测定血糖。如果测定结果在4毫摩尔/升以下,应该立即进食少许甜食,并继续监测血糖,直到血糖维持在安全水平。如果没有条件快速测定血糖,可按低血糖处理。对于严重的低血糖,在简易处理后应立即就近送医院抢救。

你上这个网看看

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xxch_2004/blog/static/70543111200811286451223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7
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科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因为胰岛素的合成,糖尿病的死亡率已降到1%以下,以前可是五成以上的死亡率!偶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居然视胰岛素为洪水猛兽。1.胰岛素是由人体胰腺胰岛的B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水平正常,如果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则会发生糖尿病。2.胰岛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生理激素,本身没有成瘾性,至于是否需要长期使用,完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特别是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状况。一般说来,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失效、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等等)、处于妊娠期或严重应激状态(如重大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均应使用胰岛素。3.根据来源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前者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胰岛素,其化学结构和人的胰岛素完全一样,抗原性低,纯度高,因而疗效好,用量小,而且不容易过敏,目前临床使用的诺和灵系列和优泌林系列均为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是从猪或牛胰脏中提取,与人胰岛素结构不完全一样,容易产生抗体及过敏,效果也不及人胰岛素,优点是价格便宜,如果经济条件受限,也可选用动物胰岛素。注意,由于人胰岛素效价高,从动物胰岛素转为人胰岛素时,用量应减少15%~30%。4.根据起效快慢及作用维持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治疗大致可分为联合治疗和替代治疗两大类,每一类又有若干种方案,至于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案,应视病人的具体情况(参考血糖谱、胰岛功能、年龄等因素)由专业医生决定,一般从小剂量开始,3~4天测定血糖,依血糖水平逐渐调整剂量,直至血糖达理想水平后维持治疗。注射胰岛素期间,要谨防低血糖,因此,开始剂量不能大,增加剂量速度不能过快,注射后要及时进餐。5.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胰岛素的使用态度趋向积极,早期使用胰岛素对于控制好血糖,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防止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2个回答  2019-12-31
药物都会有副作用的。关键是权衡利弊,看其治疗作用重要还是副作用明显了,胰岛素的常见副作用有:(一)低血糖反应: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的病人。
(二)皮下脂肪营养不良: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
(三)胰岛素过敏: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
分为局部与全身过
敏。
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
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可见于初始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
(四)高胰岛素血症:尤以2型肥胖者常见,而且胰岛素用量偏大者。
(五)胰岛素抗药性: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200μ,持续48小时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六)胰岛素水肿:糖尿病未控制前,体内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4~6日内,体内水钠潴留,出现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七)体重增加:尤以老年I2型糖尿病人多见。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第3个回答  2009-02-04
除了一楼所说的副作用之外,长期注射胰岛素也会产生超敏反应,对注射的局部皮肤、组织等产生伤害。
第4个回答  2020-01-24
胰岛素不是药物,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当你吃完饭后人体胰岛B细胞会分泌胰岛素,降血糖,与胰高血糖素有拮抗作用。现在科技发达,胰岛素可以提取了,对于糖尿病等病症是个福音。所以你不用害怕,胰岛素只要不过量,没有副作用的,过量了,就会将血糖降得很低。遵医嘱是没问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