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选段: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译文:

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

文本赏析

儒家向以“以德服人”与法家的“以力服人”对举,强调依靠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使民服从。孟子认为,以力服人者不能得民心。以己力不足而服于人,并非内心愿意服从,而是不敢不服;而以德服人者,是依靠道德本身来教育、感召民众,服从者是因己德不如才服从的,因此心悦诚服。就像颜渊、子贡等七十弟子敬服孔子一样。

战争解决不了战争,核武解救不了核武。想过好自己日子,也要让别人过好日子。不让别人过好日子,自己永远过不好日子。握拳,不如握手;拆台,不如帮助;算计,不如协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7

意思是: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

释义:先秦·孟轲及其弟子《孟子·公孙丑》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凭着自己的实力,假借仁义之名者,可以称霸于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家实力的雄厚强大。依靠道德的力量,推行仁政者,可以称王天下,称王天下不一定要求国家强大;商汤凭借七十里国土,周文王凭借百里国土就使人心归服。

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心悦诚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6

意思是: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

释义:先秦·孟轲及其弟子《孟子·公孙丑》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凭着自己的实力,假借仁义之名者,可以称霸于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家实力的雄厚强大。依靠道德的力量,推行仁政者,可以称王天下,称王天下不一定要求国家强大;商汤凭借七十里国土,周文王凭借百里国土就使人心归服。

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心悦诚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扩展资料:

赏析:

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反对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恢复井田制度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译文: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