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两个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扩展资料:

1.作家程乙本

《红楼梦》,汪静之整理,俞平伯、华粹深、李鼎芳、启功注释,沈尹默题字,作家出版社1953年12月出版。

2.人文程乙本

《红楼梦》,启功注释,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订,沈尹默题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0月第1版,1959年11月第2版,1964年2月第3版。

3.人文红研本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沈尹默题字,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作底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作底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版,2008年7月第3版  。

4.北师程甲本

《红楼梦》(校注本),启功任顾问,张俊、聂石樵、周纪彬注释,简体竖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简体横排版由中华书局1998年4月出版,2010年8月再版。

5.人文俞校本

《红楼梦》(大学生必读丛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国古代小说名著插图典藏系列),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前八十回以戚序本作底本,后四十回以程乙本作底本,全书加入启功的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上古汇评本

《红楼梦》(三家评本),王希廉、姚燮、张新之的汇评本,申孟、王维堤、张明华、甘林点校,以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石印《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作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7.八家评本

《八家评批红楼梦》,收录王希廉、姚燮、张新之、二知道人、诸联、涂瀛、解盦居士、洪秋蕃共八家评点,冯其庸校订,陈其欣助纂,以程甲本作底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再版,改题《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

8.脂汇本

(1)《脂砚斋评批红楼梦》,黄霖校点,120回,齐鲁书社1994年出版;

(2)《脂本汇校石头记》,郑庆山校,120回,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

(3)《红楼梦》,周汝昌汇校,80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吴铭恩汇校,80回,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出版;

(5)《红楼梦》,果麦汇校,120回,三秦出版社2017年出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楼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4
曹雪芹(原著)、高鹗、程伟元(续作或补缀)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03
红楼梦只有一个作者那就是曹雪芹,他的红楼梦写完之後因为被借阅者遗失了80回以後的手稿,现在只有80回,都是各个时代人手抄的红楼梦。
红楼梦通行本,他实际是有三个作者,一个是曹雪芹,一个是高鹗,还有一个是没留下名字的无名氏,曹雪芹是前80回的作者,後40回由无名氏补上,高鹗把这120回经过了删改,然後和书商程伟元出版了活字印刷版的红楼梦,在现代影印术出现以前,红楼门就分为手抄本和活字印刷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4-03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第4个回答  2015-04-03
前面八十回 是曹雪芹写的, 后面的四十回是高鄂写的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