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说好普通话

我读课文的时候普通话还可以,可是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就喜欢用方言,可是我的工作要求我用普通话,请问怎么才能纠正呀。谢谢大家

说好普通话的一些基本发音障碍及解决方案。

1.zh,chi,shi和z,c,s.

对于大多数方言区尤其是南方方言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首要的也是最常见的难点。天津话的一部分及东北话以及少数其他北方方言也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南方也不尽然。比如四川以自贡为中心(我家乡,所以我学普通话有先天之利)和以西昌为中心的地区,ZH组和Z组就基本分清了。同样的还有云南部分地区。

要准确地发出zh组的音并不太困难。Z组发音的时候,舌头平放,舌尖轻抵下齿,舌中部稍拱起,空气从舌中部和上腭之间摩擦而过发音。ZH组发音时舌尖稍翘,舌头整体后缩稍用力使后部拱起,空气从舌后部和上腭之间摩擦而过发音。总的来说,ZH组音更为靠后,更为费力。

难的在于记住哪些字属于ZH组哪些属于Z组。

(1)用偏旁进行类推,这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召”是ZH组音,“此”是Z组音,那么以他们为偏旁的字也基本属于同一组。这是笼统的说法。学习中要贯彻一个原则,就是记少不记多。比如某个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属于A音组,只有几个属于B音组,那么我们就记住那几个少数的就得了。这不是废话吧。

其他类推字自己多注意总结:占,章,商,詹......

(2)用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来记。比如:Z组的声母大多可以和韵母ua,uai,uang相拼,而ZH组的声母是不能和这三个韵母相拼的。

(3)下苦功!!这也是学习普通话乃至学任何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下面就不再提了。

练习: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要把十四说成习细,谁的舌头没捋直;谁要把四十说成细习,谁的舌头有问题。

2.鼻音N和边音L

这是南方方言区最大的一个死敌。北方部分方言也部分地没有分清。这跟上一组音不一样,鼻音N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发。我当初小学的时候自学普通话,这个音练了一个多月,记忆犹新。同志们要对照广播电视多加练习,并参照下面的发音技巧。

L音好发,没有谁不会。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上腭,气息从舌头两边通过,所以叫边音。而鼻音N除了舌尖上翘之外,舌中部也要贴住上腭,舌两边上抬使气流无法通过口腔,经鼻腔发音,所以叫鼻音。

多说两句。其实汉语拼音方案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象鼻音N,准确的来说应该分为两个音:一个是标准音;而另一个是N跟i以及i为首的音相拼的时候那个音。比如“年”,“你”,“牛”等南方人都能毫不费力地发出来。

记忆发音也用偏旁类推的办法,注意N声母的字相对较少,重点记忆。

类推举例。N音:宁,南,乃,内,那。L音:连,仑,卢。

这音挺难,切勿放弃!!

练习:男篮,那个南方的男人穿着蓝衣服拦下了一个老人抬着的烂楠木家具。

3.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in,en和ing,eng.

这组音的发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在于记忆相关字的读音。除了用上面屡屡提到的类推法以外,还要注意如下规律。

下列声母不与in相拼:f,d,t,g,k,h,zh组全部声母,z组全部声母。注意n只有二声才拼(您)。

下列声母不与en相拼:t,d,l,j.q,x.注意n只有四声才拼(嫩),

不与ing,eng相拼的声母就不用说了,你自己读着都别扭。西北部分方言只有后鼻韵母,没有前鼻韵母,来自这部分方言区的同学要特别注意一下。

4.变调的问题。

这是汉语的发音习惯,类似于英语的连读。主要有以下变调:

(1)两个三声字相连的时候,前一个字发近似二声的音。如“老虎”就应该念为“牢虎”。如果连续多个三声的字相连,那就得按照意思把他们分为多个单位然后再变调。比如:总有/想起/老李

(2)“一”和“不”的变调。

“一”本来的读音是一声,“不”是四声。但在与其他字连读的时候要遵照以下规则:

A.一,不,在四声字前时,要变为二声。如:一定,不要。

B.在一,二,三声前,“一”念四声,“不”仍四声不变。

C.一,不,在重叠词之间念轻声。如:想一想,找一找,吃不吃,烦不烦啊你

5.轻声

这也属于汉语发音的习惯问题。发轻声的主要是很口语化的词的最后一个字以及助词,语气词等。主要靠自己积累。

要注意的是同一个词是否采用轻声意义大不相同。“大爷”念本音是指牛叉的人,“粥都喝不上一口还楞充大爷”。而把那“爷”字念轻声就成了你爸的大哥了。“莲子”是莲蓬的果实。而“帘子”就应该是轻声了。“老子”是道教创始人李耳,轻声就是指父亲或者是四川人的口头禅。

记得有个同学说过他们有个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就犯迷糊。讲历史的时候一口一个“孔子”“老子”,全念轻声。我听了是笑做一团。你自己念念,可乐了。

6.儿化!!!

我那三个叹号可不是白加的。这个问题对于初到北京的外地同学来说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儿化是北京话的的一个重要特色。儿化音过多是北京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之一。于是乎初到北京的某些同学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动辄儿化,弄得人是啼笑皆非。诸如“天安门儿”,今天有我的“信儿”吗?......

要知道北京话里儿化也不是没有规则随处可见的。北京人口中的儿化音有这么一些用途:

(1)主要表达一个细小轻微,或者是喜爱轻蔑等感情色彩,反正是离自己生活近的东西。这是原则。比如上面提到的“信儿”一般指消息口信什么的,而书信的信是不儿化的。至于天安门那个例子,在北京话中除了“广渠门、东便门、西便门”三个城门要儿化以外,其他的所有城门都不儿化。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两个便门地位卑微,广渠门当年的作用不如别的城门大吧。人家西直门是运水之门,阜城门是运煤之门,朝阳门是漕运之门,安定门、德胜门更是军事要地,当然不能儿化。更别说堂皇的天安门和前门之类的了。 再有,北京的街道名,“大街、路”都不能儿化,但小胡同的名字一般都要儿化,您把“九道弯胡同”按不儿化说,听着就像台湾广播似的。说着不别扭,听着还别扭呢。

(2)据我观察,大多数是名词儿化,动词儿化极少如“颠儿”什么的。

(3)同上,儿化和不儿化意义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画”是动词,“画儿”是名词。“头”意义丰富,“头儿”则指老大。

我们要学的是普通话,所以要注意北京话儿化和普通话儿化的区别。

儿化音发音没有难度,但一些些细微的差别还是有点费劲。下面的发音猪哥哥能区别,你试试看?

(刀)把儿 - (花)瓣儿 ar-anr     (眼)镜儿 - (有)劲儿 ingr-inr (小)褂儿 - (小)罐儿 uar-uanr     (花)瓶儿 - (粉)皮儿 ingr-ir (小)车儿 - (小)吃儿 er-?r      (电)影儿 - (马)尾儿 ingr-ir (唱)歌儿 - (鞋)跟儿 er-enr     (门)缝儿 - (两)份儿 engr-enr 这儿 - (一)阵儿 er-enr    (麻)绳儿 - (眼)神儿 engr-enr 爷儿(俩) - 姨儿 ier-ir     (肩)膀儿 - (木)板儿 angr-anr (树)叶儿 - (玩)意儿 ier-ir     (蛋)黄儿 - (铁)环儿 uangr-uanr (红)果儿 - (打)滚儿 uor-uenr    娘儿(俩) - (窗)帘儿 iangr-ianr

7.L和R音。

这主要是存在于闽语粤语的人群当中。他们的语音系统里没有R这个音。而凡是有L音的都发成“诶捞”。比如TCL就叫“踢西诶捞”。这个没有普遍性,自己多注意对照标准音练习矫正。我就不多谈了。这类似于zh组音的问题,要翘舌头加收缩舌大部,南方同学不习惯。

8.H和F

部分地区这两个音不分,或者是只有其中一个音。没什么规律可言,自己注意。

练习:

白粉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飞。

9.北方同学请注意!v和w音。

这是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区的一个发音缺陷,尤其以北京等地最为严重。南方人一般不会犯这个错。

大家都学过国际音标,这两个音怎么区分不用我多言。我要说的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的标准。大家把自己手头的汉语辞典翻到最后,一般都有汉语拼音方案。里面有v这个音。但注意下面的注释:“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明白了吧。就是说标准的汉语通用语发音里面是没有这个v音的。但我们在生活中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vei什么?吃van了,还有什么ven题吗?......

这虽然不妨碍交流,但它就是个错误。

顺便说一下,北方同学乃至北京同学也要学好普通话。下面有专门转载文章论述。

电视广播里的主持人几乎不存在这个毛病。但现在大量的非科班出身的业余主持人充斥在各种媒体上,满口的北京腔以及港台味异常刺耳。这样谬种流传,民族罪人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3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
要学好普通话,我觉得有这么几条要领:第一,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第二,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第三,不懂就查。第四,纯属我个人的经验,也是最傻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辞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从这里,我受益不浅。第五,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

祝你成功!!!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08

央广然哥:教你说好普通话网盘资料。现代社会,普通话已成为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让央广主播来帮你。一门集普通话、嗓音训练、演讲与口才等于一体的超值课程,每天10分钟,150天,造就你的好声音!

课程目录:

播音界泰斗赵忠祥老师倾情推荐

让你开口就有好声音

为什么我们要学好普通话?

这个课程值2万,你信吗?

十分钟搞定普通话:教你说清楚牛郎年年恋牛娘

播音主持艺考路

说话结巴怎么办?

.....

第3个回答  2020-03-05
主要还是多说普通话,念单字的时候第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定要清楚,不要拖音,特别是第三声先上下上的感觉一定要念出来虽然感觉会跟怪,但应付考试没办法嘛,念词组的时候注意里面的多音字、儿化音、前后鼻音,念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慢一个个字念清楚不要太快因为你一快字音就容易念缺陷,电脑就会评错扣分,宁愿慢点做到不念错一个字不漏念一个字这样分数会扣的相对少些,最后3分钟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满,不要断掉,因为在整个3分钟里你一会停下想想怎么说再会停下想想怎么说的话,最后评分老师会把你停的时间加起来一起扣分的,这题是有带子统一录下然后把你们3分钟说话的带子寄给普通话的评分老师由她们来评分的,前三大题一般在你当场考好后就评好分数了,但是是存在电脑里的,不会告诉考生的。
第4个回答  2009-01-07
想说一口流利大方的普通话不是一天两天的过程 可能是一年或者几年的学习过程 如果想把普通话说的不错的话建议先找出个人的方言问题 对症下药 不同地区的方言对普通话标准发音的影响是不同的 另外 楼主平时应该可以的去讲趋于标准的普通话 模仿身边人说话的发音方式以及语调 学好普通话不难 关键是要用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