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 从军行这首律诗的格律运用情况

如题所述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从军行》的平仄表】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

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

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二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若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5
第二联上句应该是全诗第三句吧?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从军行》的平仄表】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

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

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三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若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