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潮汕话)起源于哪种语言,粤方言(白话)起源与哪种语言,客家话又起源于哪种语言???

希望有较为详细的解答,最好有三者的区别和联系····谢谢各位啦!!
据说普通话是以古代的雅语为基础的,而且许多方言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但广东的三大方言却可以说跟普通话毫无关系,起码语音上是这样,粤方言起源于古百越族语言这不难理解,可是客家与潮汕话如果是从中原迁徙而来,也是起源于雅语的话,为什么语音上一点联系都没有呢?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直至赵佗建亢南越国时,也采用百越土著的服饰和生活习俗,讲百越土著的语言。可见雅言并未在岭南通行,只是出现了少数面积很小的“雅言岛”。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今广东肇庆封开),雅言就首先在广信使用。广信又是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杂缯等购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经南流江——北流江和鉴江——南江两条贸易通道输入广信,再经贺江——潇水输往中原。中原传入的雅言通过商贸活动而逐步通行于这一带。粤语形成之初,跟中原汉语差异并不明显。到晋朝以后,先有“五胡乱华”,接下来便是长达200余年的南北分治。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对那里的文化和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从周朝以来一直作为民族共同语的雅言逐渐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在这一时期,岭南地区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由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没有发生中原汉语那样的变化,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音系。正如李如龙教授所说;“中古之塞擦音声母的分化,鼻音韵尾的合流,塞音韵尾的弱化和脱落、浊上归去、入派三声这些在许多方言普遍发生的变化都被粤方言拒绝了。”(《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因此,雅言在今天的北方和中原已经发展成为胡化成现代的普通话和官话,粤语却更好的继承雅言的原汁原味。
  粤语是汉代的普通话
  当代语言大师王力先生说:“‘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据一九一二年梅县焕文阁出版《梅县乡土历史读本》载。“客民本中原汉族,皆河南光山、固始之民。”唐末因战乱“移徙于汀 赣之间”后转到广东,到了宋末,梅县一带旧是过客族,“遭元兵屠戮殆尽”,待元乱已定,复由洒赣之间“转徙于梅”。清诗人黄遵宪《梅州诗传序》云:“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而守其 语言不少变”,“守其语言”属什么语言?清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林海岩《客说》“客音为先民之逸韵”可见梅县客家 为汉民,客话渊源,自然属于中原先祖口语无疑,所以客家话保存了大量上古和中古语音。黄遵宪说:“余闻之陈兰甫先生谓客人语言,证之周德清《中原音韵》无不合”(见《梅州诗传·序》)。由于社会动乱,中原汉人 大批南迁,在经过长期流徙以后,这批被称为“客人”的中原汉人最后定居于梅县地区,其所操的语言慢慢对发展成为一种方言——客家话,客家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定型下来,形成一种有别于汉民族共同语的独立的、纯洁的、 活泼的和丰富的客家方言。
  客家话是唐代的普通话
  潮汕话,又称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古代潮州话源自古闽南语。潮州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9至15世纪期间,几个朝代的动乱先后迁到福建一带,也就是南北朝末年隋朝末年唐朝末年先在中原为了逃避战乱,闽人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向南迁徙到广东东部,即今潮汕地区。移民原因很可能是福建人口过剩。
  由于地理隔绝,潮州话便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方言。
  潮汕话是南北朝唐朝的两种雅语的演变而来的
  这也就是三者没有一点联系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9
潮汕方言是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大方言区中属闽南方言区的一个支系,与福建的厦门、漳州话同属一支。潮汕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特点,保留了入声韵。与普通话比较,潮汕方言有如下特点:声调共分八声(部分地方七声);有文白异读;两字连读时,前字多变调;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语词等。闽南话做为中国除了汉语外的第2大语言体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台湾方面正大力加强对闽南话的研究以及发扬。中国的很多有名诗歌等古诗词,很多都得用闽南话来朗读,方能有压韵,节奏之美。

揭阳流行的客家话,属客家方言的次方言,有客家方言的一般特征,在语音和词汇上与客家方言代表--梅县方言有区别,俗称“半山客”。

粤语是唯一一种发源于广东地区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占有主流地位的方言,故称广东话,2008年已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语言。谈到粤语的发源地,一般学术界的专家大多都认为是发源于广东省的封开县(属广东省肇庆市所管辖的一个县)。 粤语有约定俗成的公认标准语,即粤语广州话。粤语在香港、澳门享有官方语言地位。
第2个回答  2008-12-29
楼主问题可以写几本书了,我就只能大致说说。
汉语八大方言区。
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二、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四、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五、客家方言 以梅县话为代表。六、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七、闽南方言 以厦门话为代表。八、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
粤语来源于百越土著的语言,加杂雅语。分布在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和广西省东南部。
潮汕话是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是潮州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9至15世纪期间,为了逃避战乱,一些闽人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向南迁徙到广东东部,即今潮汕地区。
客家话则有大量古音,可以说它的形成应该在有中华汉民语言对已开始,至于发展和定型下来的客话,是经过长期时间的。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省东南部,福建 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
打字了我很久,希望对你有帮助,好的话请给分。至于联系那就千丝万缕洛,应该都在广东地区有分布吧。
第3个回答  2009-01-02
告诉你吧 楼主
普通话是蒙古(元) 满族(清代)进入中原修改的汉语
那不是真正的汉语
真正的汉语在南方的汉方言里
所以 普通话跟广东的三大语言都很大差别
第4个回答  2008-12-29
汉语八大方言区。
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二、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四、赣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五、客家方言 以梅县话为代表。六、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七、闽南方言 以厦门话为代表。八、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