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里面的黑籽有什么用途?大神们帮帮忙

如题所述

1、用于中寒腹痛 。

本品辛散温燥,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治外寒内侵,胃寒腹痛、呕吐,可与生姜、白豆蔻等同用。

2、寒湿吐泻。

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常与干姜、人参等同用,如大建中汤。治寒湿困中,腹痛吐泻,多与苍术、砂仁,草豆蔻等同用。

3、用于虫积腹痛。

本品有驱蛔杀虫之功。治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可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如乌梅丸。虫积腹痛较轻者,可与乌梅、榧子、使君子等同用。若治小儿蛲虫病,可用本品煎液作保留灌肠。

4、用于湿疹瘙痒,妇人阴痒 。

本品有杀虫燥湿止痒之功。可单用热水外洗。 

5、花椒籽油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被专家称为“脑黄金”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30%以上。α—亚麻酸是人体所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份,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

对于高血脂人群,α—亚麻酸能明显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调节人体血脂平衡,防止发生高血脂,能有效阻断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

对于青少年、儿童及婴幼儿,α—亚麻酸的代谢物DHA对脑细胞的形成、生成和发育以及脑细胞突起的延伸都起重要的作用,是维系正常视网膜功能及促进学习行为的重要物质。

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DHA对子宫内的胚胎是必需的营养素,如果供应不足,脑、眼、心脏就不能正常发育,而且会增加胎儿早产及体重低的危险。

6、花椒水泡脚,祛湿。

花椒不仅是常用的调味料,而且还是一味中药,花椒归肺、肾、肝三经,它有温中止痛、去湿散寒、袪寒、补肾阳、明目、消食等作用。

扩展资料: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生温,热寒,有毒。 太热,有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脾、肺、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太阴,兼入手厥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经。

④《长沙药解》: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

【功用主治-花椒的功效】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 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①《本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 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②《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 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游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 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③《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 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④《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⑤《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⑥《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 畏款冬。 恶栝楼、防葵。 畏雌黄。 

②《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③《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④《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⑤《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血,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法所咸忌。

⑥《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堕胎。 

【化学成分】花椒果实含挥发油0.7%(贵州产)、2~4%(甘肃产)、4~9%(广东产)。 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 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香椒子(东北产)的果实含爱草脑、佛手柑内酯。 果实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爱草脑,约占90%。 果皮含佛手柑内酯及苯甲酸。

【药理作用】所含牻牛儿醇,小剂量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 对离体兔小肠,低浓度时作用不恒定。 有时有轻度但较久的运动亢进,大剂量则抑制肠运动。 给大鼠口服后,能抑制胃肠运动(食糜的通过速度减慢),对大肠运动则影响不大。 接近致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

小量口服,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大量可抑制排泄。 给兔静脉注射可发生迅速而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4.8克/公斤,兔静脉注射则为50毫克/公斤。 动物死亡皆由于呼吸麻痹。

死后解剖,呼吸道有牻牛儿醇特有的香气,且有多量血性渗出液,肺及支气管有许多出血斑,因此死亡原因乃由于呼吸极度困难所致。 牻牛儿醇对豚鼠蛔虫有驱虫作用。 

另据报道,花椒稀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在家兔角膜之表面麻醉,效力较地卡因稍弱;在豚鼠之浸润麻醉中,效力强于普鲁卡因。 应该指出,日本所产花椒,实为山椒,我国不产;其中含中枢麻痹成分,又能兴奋延髓,产生痉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椒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5
花椒籽是调味品花椒生产的下脚料,辛温有小毒。温中散寒,止痛燥湿。少量吃一点没有关系。如果服用过多,会引起恶心,呕吐,口干,头昏等症状。 功效: 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性味 辛、温,有小毒 成分 果含挥发油 (为柠檬烯、枯醇、香叶醇等)、淄醇,不饱和有机酸。 药理 抑菌试验:花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据动物试验,少量持续服可促进有关新陈代谢的腺体发育,多量则可促进有关生殖的腺体发育。这就证明了古人"温阳补肾"的认识。 功用 椒红: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为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古方"己椒苈黄丸"采用椒目作逐水剂。 [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 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肋节风痹,关节肿病,肌肉瘦削,四肢不遂] 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 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浮肿腹水] 椒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分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 川椒6克 (微炒),乌梅9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蛀牙病] 川椒9克,烧酒30克,浸泡10天,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 【英文名】 PERICARPIUM ZANTHOXYLI 【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Zantho 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入药。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去除杂质晒干。与种子分开备用。 【制法】 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炒花椒:取净花椒,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香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0

花椒黑籽还有许多很不一般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8-09-18

花椒里面的小黑籽,它的用途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