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退休人员护理费相关政策

如题所述

年满70周岁的离休干部,年满80周岁的退休干部,因公致残饮食起居需要扶助的人员,因瘫痪、癌症晚期致使生活不能自理且有合同医院诊断证明的人员。按规定已经享受宿舍自雇服务人员费用补贴的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不再享受护理费待遇。

一、护理费标准
每人每月为100元。
二、享受护理费的起始时间
年满70周岁的离休干部,从生日当月起发给护理费;年满80周岁的退休干部,从生日次月起发给护理费。
三、护理费的办理程序
符合本办法的老同志,由相关工作处填写老干部定期护理费申请表(附表),由负责人签署意见,报行政医疗处办理审批手续。
从党政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同志每月由政府财政发给67元护理费。老同志们对党和政府这项尊老惠民政策深表感谢,但同时也感到护理费标准偏低。
老同志们反映,这项标准与时下在职人员的工资津贴标准以及物价标准相去甚远,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退休较早,每个月领到的退休金本身偏低,不少人体衰多病,看病花费太高承受不起,想请人照料生活经济负担不起。
建议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提高75岁以上退休老人的护理费标准,以安慰这些为数不多的高龄退休老人,使他们更进一步地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
1、对于老年人的基本赡养费,可以设各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各地低保补助为上、下限。
2、对老年人生病发生的医疗费,除保险理赔外,其余费用应按医疗部门的票据额计入赡养费中。
3、对因生病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无法照料的,应将护理费用计算在赡养费内,而这一费用将根据有关养老机构证明或当地一般雇佣人员标准计算。
4、对于老年人的住房费用、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和必要的保险金费用应当以相应支出发票为据计算赡养费用。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有:
1、概念不同。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资金渠道不同。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养老金是由社保中心发给当事人的钱,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3、缴费方式不同。退休金不需要老百姓缴费,是由单体或企业提供的,老百姓只管享受即可。养老金则需要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目前个人缴费比例为8%;
4、领取方式不同。退休金的领取方式分为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性支付退休金;后者则是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直到死亡为止。养老金则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只能按月领取,通过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发放。按现行的规则,养老金要在退休前连续缴满15年,退休后才能够领取,并且,缴纳的越多,退休之后拿到的也就越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