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心肺复苏国际新指南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15版心肺复苏指南相比10版更改内容比较少,基本只是对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做出了一定的限定,别的基本就没有太多改变了。
2015版心肺复苏仍然使用CAB流程,第一步C仍是循环,即胸外按压,按压也同样是30次,目前15版指南中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120次/分,而深度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位置为胸骨中下段,按压间隙要求完全放松,手掌不能倚靠于胸壁上。至于A依然是开放气道,以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作人工呼吸准备。B为人工呼吸,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每次吹气超过1秒(不是约1秒)。这样就完成了一个15版指南要求的按压通气循环。
进一步详尽信息建议搜索阅读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摘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0
2015年心肺复苏国际新指南相比2010年指南在以下方面有所变化:
1. 快速反应和团队协作:强调了施救者同时进行多个步骤,例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的综合小组,可以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以提高效率和减少中断。
2. 生存链的划分:AHA成人生存链分为院内急救体系链和院外急救体系链,强调了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在院内急救中的重要性。
3. 心肺复苏的顺序:在AED就绪的情况下,应先进行1.5-3分钟的CPR,然后再除颤,这比以前的“先除颤后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有所不同。
4. 按压深度的限制: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深度≥5cm<6cm,避免了深度超过6cm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对于小于一岁的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也有所不同,分别为4cm和5cm。
5. 取消了“加压素”的使用,认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没有优势。
请注意,医学领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应以最新和最准确的资源为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