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以来,遭遇那么多网络暴力,姜昆为什么始终都不选择回应?

如题所述

姜昆,著名的相声演员,他经常倡导大家“反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有些人认为,姜昆这是针对德云社,对他进行网暴。面对这些人的网暴,姜昆老师并未回应,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没有必要;一个是他心胸宽广;一个是他看得透彻。

一、根本没有必要与网友们争论

姜昆老师是一位很出名的相声演员,有很多代表作品,例如《虎口遐想》、《如此照相》等,他不仅说相声,还自己写段子。他曾经说过,自己当年在出差的时候,遇到好笑的事,就赶紧写下来,这样积累了很多素材,用在段子中。很多人只是看到姜昆老师没有太多作品问世,就说他江郎才尽。

姜昆老师在85年的时候,就获得了“全国十大笑星”的称号,当下的很多年轻人,那个时候还未出生吧?人家就有了这样高的成就,更何况,他不仅仅是演员,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一位干部,他有很多事情做,所以,才没有那么多时间创作的。

即便是没有时间,依然会抽出时间来创作作品,在春晚的舞台上献上了他的新作——《新虎口遐想》,有网友表示,这个作品并不好笑。但是,姜昆老师表示,相声作品更多的是教育意义。这一点,马三立老师的相声也具有这样的作用,让大家听完以后,回家思考出内容来。

姜昆老师的境界高于普通的网友,对于网友的批评,他觉得没有必要回应,我们常说的,无视是最大的鄙视。对于姜昆老师来说,不是无视的问题,而是觉得,对于网友的喷,真的没有必要回应。

网友的抨击,对于姜昆老师而言,不会伤害其分毫,因为他没有必要与网友争论,有些网友不是内行人,内行人看的是门道,外行人只是看到了热闹,对于看热闹人说的话,可以不用理会。正如郭德纲说的,一个小学毕业的外行人,评价一位博士写的论文,博士要是翻白眼,就算博士输。姜昆老师没有必要回应,是对的。

二、姜昆老师的度量大

姜昆老师在相声圈里混了那么多年,自然知道其中的深浅,对于外行人的评价,自然不会理会,更何况,他的身份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一言一行自然受到关注,要是回应了,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

本来就有人传他和郭德纲不合,但两个人都是相声界很有名望的人,没有看到两个人有什么争论。于谦老师和郭德纲的合作,已经很多年了,两个人搭档,很默契。德云社演了一个相声剧,姜昆老师观摩了一下,还开了座谈会,参加的人员中,就有于谦老师,可见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像众人传说的那么恶劣。

哪怕是郭德纲,姜昆老师都能与之交流,更何况其他人。很多人说的,大多是道听途说的,不足微信。姜昆老师作为一个干部,自然知道自身说话的份量,不会贸然发言的,更不会怼网友,因为他没有这个必要,更会有失身份。

徐志胜曾说,自己是“脱口秀鹿晗”,有人评价他是既抬高不了自己,还拉低了鹿晗。要是姜昆老师回应了,效果可能是一样的。所以,姜昆老师不回应网友,是对的。很多人觉得,当下的社会,就应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实际上,成年人的世界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姜昆老师也是这样的人,之前带着一个小孩子回家,教育他,让他成为更棒的自己。这种事情,他没有大肆宣扬。对于网友的网暴,他觉得没有必要回应,因为他的度量里,能够承受这些。

郭德纲曾说,出来做事,就要有挨骂的思想准备,因为你的钱里包含着挨骂的。姜昆老师不知道会不会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姜昆老师更多的注意力,是在相声的传承上,而不是网络上的互怼。

姜昆老师反三俗,是为了净化相声,这一点,郭德纲也同意,他认为,相声应该雅俗共赏,要是仅有雅,会没有人听;要是俗不可耐,那就登不上台面了。姜昆老师认为,相声更多的不是讽刺,而是教育。

讽刺不一定能促进发展,教育可以。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科教兴国的原因。教育可以让人进步,可以提升文化素养,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在笑中体会到作者的心,要是能达到笑中带泪,那就更好了。

姜昆老师对网友的评价,不予回应是因为姜昆老师看到了一些网友的心思,他觉得,不应该让这些人得逞,更不应该让这些人认为,他会闲着没事来回应他们。

三、姜昆老师看得通透,才没有回击的

姜昆老师的精力,不是放在网上,而是在现实中。现实中的他,很忙。作为一名干部,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到基层调研相声的发展状况,还要到一些电视台做节目,自己还开了一档节目,这么忙,哪有时间回应网友。

就算有时间,偶尔上网看看,他也会看到一些网友的评价,但是,他不愿意回应,有些人以为他回应了,借着他的光,就可以出名了。有人说过,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可能有人也想这样做,对姜昆老师网暴,希望得到他的回应。但是,姜昆老师让他们失望了。

他没有回应网友,是因为不想让这些人借机出名,更不愿意然一些网友觉得,他们说的话,是事实。他曾经回应过,有些人是以讹传讹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说的,不是事实。既然不是事实,何必要回应?大家觉得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2

相声名家姜昆又被网暴了,或者可以用“叕”,因为十几年来他被网暴的次数太多了。

被造谣“取缔小剧场”

早在2008年,姜昆就被一部分人造谣说他建议取缔小剧场,带节奏的人里有德云社的高峰和何云伟,他们的发文引起网络上不明真相的网友对姜昆掀起了一阵谩骂。实际上,姜昆的文章很快就被记者找了出来,人家是建议是“不能因为小剧场偏俗就取缔,小剧场也是文化市场的补充”。

面对这样的真相,何云伟告诉记者,“姜昆建议取缔小剧场”的说法是师父告诉他的,而他师父的经纪人王海则这样解释:我们孩子有表达观点的权利。这显然有些偷换概念了,罔顾事实造谣生事带节奏也能叫“表达观点”?记者再问姜昆,他对此事不予评价。

《曲苑杂坛》停播是因为得罪姜昆?

汪文华得罪了姜昆,导致《曲苑杂坛》被停播?这是一个很容易鉴定智商的谣言。首先,姜昆确实和《曲苑杂坛》有过争议,那是在2005年,姜昆认为《曲苑杂坛》片头曲“响声,小萍”的发音不好,不伦不类,建议央视改为正常发音“相声,短剧”。这个建议也得到了马季、刘兰芳等曲艺名家的支持。

其次,《曲苑杂坛》停播时间是在2011年,原因是收视率不好在央视内部各栏目评比中被“末位淘汰”,这和姜昆的建议间隔六年之久,这样也能联系在一起?再次,在相声演员里,姜昆可能是被央视春晚“毙掉”节目最多的一比特,先后有11次被春晚剧组给淘汰。

央视的级别可不低,更不归曲协管,姜昆连自己的相声能不能上春晚都决定不了,甚至还是被春晚毙掉作品最多的相声演员,你说他能一手遮天让《曲苑杂坛》停播?对这个谣言,姜昆从未公开响应,估计他觉得这种低智商谣言也没必要响应吧。

姜昆为什么始终都不选择回应?

对姜昆的网暴很早就开始了,最早可以上溯到2008年,当年某相声团体的高某和何某就曾公开发文指责姜昆要“取缔相声小剧场”,他们一带节奏,网络上立刻掀起了对姜昆的口诛笔伐。

但是,事情很快被媒体记者澄清,姜昆当年的提议不仅不是“取缔相声小剧场”,反而是旗帜鲜明反对取缔小剧场。对此,何某对媒体的解释是“师父告诉他的”,而他师父的经纪人王某则表示:“我们的孩子有表达观点的权利和自由”。

可惜,这位经纪人和这次过分解读姜昆合影的博主们似乎都没弄明白一件事,自由表达观点的前提是你的论据准确无误,如果你的论据都是失实的,那么你的观点自然也就站不住脚,轻则给人道歉,重则涉嫌侵权。

对于长达十几年的网暴,姜昆几乎没有正面响应过,这一点其实可以理解,一是光明磊落不怕任何歪曲事实的网暴,二是一旦搭理一些居心叵测的博主,他就输了,那些博主蹭流量的目的就达到了。不过,姜昆徒弟陆鸣针对个别网友的这次怒斥很值得提倡,面对一些居心叵测的博主和素质无下限的网友,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第2个回答  2022-03-22
因为他相信清者自清,他自己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多说无益。
第3个回答  2022-03-22
因为清者自清,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们都不是人民币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如果别人要造谣,你即使做得再好,别人也会说很多的闲话,所以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没必要对谁都回应。
第4个回答  2022-03-22
可能是觉得没有必要和一些不理解自己的人吵架,很浪费时间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