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好不好喝,哪款做的好?

如题所述

江小白非常好喝啊,有不同酒精度的产品,我最喜欢的就是里面的40度江小白401了,香味独特,幽香绵长,好喝不上头百度也查得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我个人觉得江小白这款酒很不错,各种款式的江小白的口感都是比较好喝的
第2个回答  2022-04-17
江小白的高光时刻始于2015年,很快销售额从2亿飙到10亿,并接连拿到IDG资本、天图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Baillie Gifford &Co等一系列全球范围消费赛道最顶尖的投资机构。

年轻人仿佛一夜之间爱上了白酒,彼时北京三里屯开出了第一家白酒酒吧,纽约一家名为Lumos的酒吧推出了以中国白酒为基酒调制各种各样的鸡尾酒,以和白酒成为年轻人和酒吧的“新宠儿”为契机,市场理所当然地认为,属于中国白酒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这种热闹仿佛昙花一现,随后江小白便围绕着“不好喝”“容易上头”“勾兑”被人诟病,市场份额也从巅峰时期的20%下滑到0.5%,连创始人陶石泉都忍不住感慨:“10年了,江小白活下来非常不容易。”

江小白也没有一直躺在营销上吃老本,这家“被卖酒耽误的广告公司”在重庆江边建了高粱地,推出了果味高粱酒,在川渝地区开了几家小酒馆,营收最高的一年卖了30个亿。

但这些离陶石泉心中的江小白还差很远,他很想知道,江小白到底怎么了?

01 人们为什么不爱喝江小白?
聊透江小白为什么“不好喝”或许更能看清这十年。

这个从江小白诞生之初就紧密缠绕的“不好喝”标签,十年过去愈演愈烈,在江小白诞生地,拥有江津老白干口味最大公约数的川渝地区,仍然有人在品牌创始人面前不留情面地说:江小白就是不好喝。

从白酒制作的原理上来看,想成为“年轻人第一口白酒”的江小白很难“好喝”。在白酒的认知体系里,好喝跟度数有很大关联,低度白酒比高度白酒制作工艺更难。不同于黄酒、米酒、葡萄酒等一般不超过20度的酿造酒,在酿造基础上蒸馏而得的蒸馏酒,杂质更少、纯度更高,伏尔加、威士忌包括中国白酒都属于高度酒。

所以,低度白酒本质上是后期改良的产物。降度就成白酒生产上的重要难关。在酒厂工作的翟园解释了降度的原理:原酒在加水降度后酒体会有失光、浑浊的观感问题,并且呈香呈味的高级醇类、高级脂肪酸酯以及一些金属离子盐类物质,都是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的醇溶性物质。通过冷凝过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或纳米过滤技术等进行降度,会带来香味折损的问题,在高度酒的降度范围内差异较小,但在低度酒领域,由于“酸增脂减”的规律,低度白酒香味损失特别严重。

江小白之所以“清淡单薄、水味重”从生产原理上找到了解释。简单总结就是,低度酒的勾调难度更大,所以低度白酒想要好喝在时间和工艺成本上都要更多的投入。同时低度白酒随着脂类物质的析出,口感变差,高度白酒越放越香的保值价值也无法在低度白酒上体现。

江小白似乎也十分懂得这种先天弱势,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白酒品类里门槛更低的小曲清香型白酒,为了掩盖口感上的不足,江小白最初营销方向选择的是与雪碧、冰红茶、脉动等碳酸饮料的搭配。

这种喝法改造与情绪营销同步进行,隐藏在“表达瓶”的文案下,使江小白迅速切入年轻人市场。江小白+雪碧=情人的眼泪,加上红牛就是“小白放牛”,加冰红茶就是平价版的“长岛冰茶”……

比起产品上的创造,这种组合营销才称得上白酒市场更具颠覆性的设计。而江小白红极而衰也在一杯杯混合酒里埋下了伏笔。在很多评测里,这种混合喝法用其他清香型白酒代替基本没有口感差异,甚至有的口感更胜一筹。

喝法上的创新没能掩盖口感上的单薄,江小白故事也开始越讲越力不从心。

02 屡战屡败的品牌升级
曾经的营销多猛烈,现在的反噬就多严重,在产品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转型成了江小白必须做的动作。

尽管陶石泉公开回应,江小白的长期战略是“优质平价”。但经过换算,江小白100ml的产品价格在20块左右,一斤下来是100块,百元单品里五粮液歪嘴(52度、100ml)价格为15元,歪嘴小郎酒(45度、100ml)17元。江小白的定价已经算是中端白酒,一旦口感留不住消费者,高价更容易劝退普通用户。

这种恶性循环使“江小白”的品牌形象囿于“低质高价”的概念里,并辐射到所有带着“江小白”印记的系列产品上。而且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拖得越久,伤害越大。

陶石泉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一直都在与巨人共舞,十年只勉强做到了靠近大市场份额0.5%的边缘。”同时称正式宴请的主流市场、礼品的主流市场、高端的主流市场,“我们做不了也不想做”。

做不了高端市场的江小白还面临中来自高端的压迫感。成熟的传统品牌不断试水年轻市场,茅台推出茅台小王子系列,五粮液推出歪嘴酒,郎酒集团的小郎酒,洋河酒业的洋小二,泸州老窖的泸小二……越来越饱和的中低端赛道涌入更多玩家,只占据白酒市场15%份额的小曲清香腹背受敌。

江小白最新推出的52度金盖酒,在高度酒市场上与传统酒企狭路相逢,又与主打“年轻人”的初衷背道而驰。想要掰手腕的江小白甚至找不准对手,白酒市场已经得到充分教育的高度酒领域,情怀大于产品的江小白大概率是不够看的。

打造小酒馆的解题思路也困在名为“江小白”的迷局里。

2017年,一辆大众T1被改装成移动酒馆,开进了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打着“解救城市青年孤独”的旗号,江小白移动酒馆先后开进了苏州、成都、广州、南京等100多个城市的街头。而这些蓝色中巴只存在了两年,“街头江小白”与“聚餐江小白”的概念如出一辙。形式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

2018年,在重庆照母山南边的山脚下,江小白的分部办公区对面,一家江小白酒馆悄然落地,这间强调餐酒搭配的“味道实验室”重点似乎并不卖酒上,“酒不压菜味”的理念贯穿始终。有多少人慕“江小白”之名而来,就有多少人因“江小白”三个字不愿驻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