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能行无我之大爱,凡夫可做有我之善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样的格局,这样的气度,的确令人心生敬佩,可我们有时候扪心自问,我真的能做到吗?我的真能在任何环境条件下,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做到无私吗?

反正我问了自己,我的答案是不能。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我们有欲有求,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够把他的欲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把握好了这个度,我们自己舒坦,别人也受益,这是互利共赢。

我把文章标题起作“圣人能行无我之大爱,凡夫可做有我之善事”,那就先从“圣人的无我”说起吧。

1、圣人能行无我之大爱

2500多年前,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向西,之后再也无人知晓其下落。老子退隐了,在退隐之前,他去函谷关找到尹喜,给尹喜讲授《道德经》。

老子可以说是最接近于道的人,他得道之后无欲无求,却仍然心系天下。老子为了不让“道”的智慧流失,为了让“道”的智慧继续教化人心,他要把《道德经》传下去。

圣人眼里不仅有别人,更有整个世界,他有了超越“小我”的格局,于是,他心中就有了一种无法舍弃的责任。在完成责任之前,他要有所为。老子提倡大道无为,但仍然有所为,就像一朵花,只有在盛放之后,才有凋谢的权利。

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才能,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离去,这是他们的智慧,是一种大爱。

圣人可以真正地做到“无我”,真正做到爱民爱物爱天下,但毕竟不是谁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那怎么办呢?

顿悟难,那就渐悟呗!

2、凡夫可做有我之善事

圣人的无所为,令人敬佩,但是,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是要有所为的。

首先,自利利他,才是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我的有所为,可以不是单纯地去为自己,而是多一点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念头和行动。自利利他,我才能让利他这件事可持续发展,也可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我觉得这是符合当下社会环境的善。

比如,我干一份工作,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第二个是贡献,利益大众,造福社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我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我还有多大心思去为别人着想?毕竟我们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现实很残酷,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激烈,所以经营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赚钱。如果不赚钱,再好的理念,再好的产品,都没有继续发挥的空间。财散人聚,财没有了,哪里去找那么多人给你干活?

所以,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我们首先都要自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利后,还要多一点利他的念头和行动,这才是凡夫最好的行善之道。

其次,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我们必须有所为。

经济学有个现象叫做“劣币驱逐良币”,意思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优质卖家不被承认而退出市场,只留下劣质卖家的现象。

这个道理放在很多地方都适用,“碰瓷”是我们都比较熟知的词。如果我们被碰瓷后,碰瓷的老人因此得到补偿费,而自己不但要忍受屈辱,还要承担经济损失,敢问,你还愿意去相信社会有公道吗?

如果这种“劣币”得不到抑制,利益的驱使会让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团结、友爱等“良币”就会被逐渐消失在社会中,其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机关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这也是有所为。

在企业的管理中,也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相对而言,公司员工有两种: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做事的人。如果企业内部贪腐成风,企业文化形同虚设,越是不做事的人,好处就越多,那么,我感肯定,做事的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表现。

做事的人这种“良币”逐步减少,长期下去,就会动摇企业根基,企业离倒闭破产也就不远了。

还有一点想说说,白岩松等名人为什么会频频在媒体发声,在学校做演讲?雪漠等有道的学者为什么要译评《道德经》,把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

因为我们作为人,总喜欢看点儿什么,或者信点儿什么。

看热闹也好,看明星绯闻也罢,盲从地迷信也好,虔诚地信仰也罢,这都是我们物质之外的一点精神需求。

为了不让大众的思想走偏,作为名人和学者,他们有接近于道的智慧,也有传道解惑的责任感。所以,他们为了不让偏执和傲慢等“劣币”驱逐了良善和谦卑等“良币”,他们在做事,他们崇尚无为但有所为。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崇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精神态度,但是这种圣人般“无我”的大爱,对于大多数的凡夫来讲,做到实难。

所以,我就在我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多做一点点好事吧,自己心里舒坦,别人也能受益,互利共赢才是社会合作的基础。

圣人能行无我之大爱,凡夫可做有我之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