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以“刻”为计时单位,“午时三刻”具体是几点_

如题所述

11点45分。

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即现在的十一时四十五分。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说文》:“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时三刻约当日11点45分。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

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午时三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计时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午时三刻指的是11点45分左右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
第2个回答  2019-10-02
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共计100刻;一昼夜24小时1440分钟,每刻14.4分钟,三刻就是43.2分钟,即43分12秒。“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1点43分12秒。
第3个回答  2019-10-09
一天有12时辰,一个时辰有8刻。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一刻是15分钟。
午时是11点到13点,所以午时三刻是11点45左右,该吃饭了。
第4个回答  2019-10-02
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