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如题所述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

风俗习惯,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

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

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

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

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

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师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

七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

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

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

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

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后I,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

用板顶、土墙; 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千栏”的住宅。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

“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

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

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民歌是彝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

曲,它最初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流传至今的民

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人民群众的集体

智慧和情感体验。其特点是触景生情,想象独特,词藻朴实。耐人寻

味,它所涉及的生活面比较1泛。在众多的彝族民歌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爱情歌和儿童歌等。

(--)叙事歌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民歌。常在节日、婚嫁、酒宴及迫

悼亡灵时演唱,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

龙、祭山等礼仪活动。

(二) 劳动歌

株族一般都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主要从事农业、牧业生产,劳

动歌就是反映彝族群众劳动生活内容的民取,主要有牛山歌(亦称“牛

歌”)、下种歌、推磨歌等。

(三)风俗歌

E要有婚礼歌、丧礼歌。以及传统节日唱的风俗歌三类。

(四)爱情歌

这是彝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种,分短篇情歌和长篇情歌两种。

(五i) 儿童歌

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由于彝族儿童长期置身于能歌善

舞的人们中间,在这种环境、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下,产生了不少美妙

的儿童歌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19
峨山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峨山彝族的传统。
  ? 服饰:彝族人民爱美,特别爱花,服饰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布料的颜色选择以青色、藏青色和黑色为主。中老年人服装颜色突出稳重,青年人则喜欢鲜艳亮丽 。男子内穿布纽扣白色衬衫 ,外套无领对襟小衬,小伙子穿白色衣裤 ,用白布巾包头。妇女外衣大都为黑色布纽扣右衽衣,衣领 、袖口和裤脚边皆乡花草图案 ,姑娘和女孩子喜欢戴绣花无顶喜鹊帽,中老年妇女头戴三角形黑布包头 ,支系花腰彝族妇女爱穿由帽子、褂子、上衣、裙 、裤子组成从头到脚都绣满各种装饰的“花口绳塔”衣服。
  ? 婚礼:姑娘出嫁前一个多月不能出家门,在家备办嫁妆,结婚之日新郎要约同伴朋友相陪亲自来接亲。姑娘出嫁要唱“哭嫁歌”,表示对亲生父母、同胞兄弟、姐妹难舍难分和依依惜别之情 。新娘出家门由兄或弟背上花轿或扶上马,现多已坐车 ,由亲朋好友陪送到男方家门 , 踏着事先铺好的青松 毛由姑嫂搀 扶步入正堂,拜堂成亲,叩认公、婆后 ,送入洞房 。在晚间的婚筵上新郎、新娘要在陪
廊、伴娘的陪伴下,按辈份顺序给客人敬酒认亲。婚筵结束后,新娘要亲自端水让家里的长辈和私亲洗脚,以示对公、婆家人的孝顺和敬爱。第二天凌晨新娘要起早挑水做饭,以示勤劳和聪明。饭后由新郎和送亲的亲朋陪伴回娘家。
  ? 娱乐: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常用七字(旗子)白话,跳乐调子演唱,跳乐是彝族青年男女普遍喜爱的歌舞活动,男女青年常在农闲时节 ,夜间燃起篝火,小伙子弹月弦、姑娘们打拍子,围着篝火尽情欢歌舞蹈 。彝族花鼓舞是一处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一班花鼓队八人,也有十几人或几十人的花鼓队,甚至可以组织上百人,规模宏大的花鼓队,都有1个龙头师傅。花鼓舞由一名龙头师傅领舞,男女青年成对合着鼓声拍跳跃翻腾,奔放热情,极富感染力。
  ? 节日:峨山彝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开新街 、咪嗄
哈、火把节。
  ? 1、开新街: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子,男女老幼都去赶新街 ,四镇八 乡的民间文艺队纷纷汇集 镇各展技艺,热闹非凡。
  ? 2、咪嘎哈;每年农 历二月的第一 个属龙日或属牛日,彝山各村各寨杀猪宰羊,全村人一起聚餐,并用草绳把木雕布谷鸟拴在象征风水 和能给彝家带来吉祥幸福的古树上,表示播种季节的开始,并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3、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的重大节日,古时又称彝族小年,在每年的农历6月23日至25日,前后3天,24日为正日子,此日正午人的身子与影子完全重合丝毫不差 ,因而火把节又称“ 星回节”。火把节期间 彝家山寨要杀 牛宰羊庆贺节日,24日晚上点燃火把,巡游田间地头,以示驱邪除魔。男女青年则聚会野外,堆起篝火欢歌舞蹈,通宵达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峨山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峨山彝族的传统。

    服饰:彝族人民爱美,特别爱花,服饰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布料的颜色选择以青色、藏青色和黑色为主。

    中老年人服装颜色突出稳重,青年人则喜欢鲜艳亮丽 。男子内穿布纽扣白色衬衫 ,外套无领对襟小衬,小伙子穿白色衣裤 ,用白布巾包头。

姑娘出嫁前一个多月不能出家门,在家备办嫁妆,结婚之日新郎要约同伴朋友相陪亲自来接亲,姑娘出嫁要唱“哭嫁歌”,表示对亲生父母、同胞兄弟、姐妹难舍难分和依依惜别之情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