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调账?

如题所述

一,调整企业单位账本(账目)
二,所谓的调账可能是指“进项税额”与“待抵扣税额”之间的调整,目的是帐表一致

补充资料:一般情况下调账分为以下几点:
做账的人自己发觉前面的账做错了,自己想要调账;
2、企业的账经审计部门(内审和外审)审计后,审计人员要求按照其的意图和方式调账;
3、会计政策有变动,该政策要求追溯到以前某个年度的;
4、新会计准则启用要与老的会计制度衔接,等等。
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
财会[2006]3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现予印发,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二__六年二月十五日
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2014年印发 39号、40号准则、41号准则 (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1
所谓的调账可能是指“进项税额”与“待抵扣税额”之间的调整,目的是帐表一致。一般情况下调账分为以下几点:

1、做账的人自己发觉前面的账做错了,自己想要调账;

2、企业的账经审计部门(内审和外审)审计后,审计人员要求按照其的意图和方式调账;

3、会计政策有变动,该政策要求追溯到以前某个年度的;

4、新会计准则启用要与老的会计制度衔接,等等。

拓展资料:

调账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一般指的是会计处理的一个内容,即调整账务以达到预期的或规定的结果。所作分录为调整过程的分录。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视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举例: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法变成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变成权益法(虽然不属于政策变更但是用追溯调整法)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无需重编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

三、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又叫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

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账的方法。

四、补充登记法

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

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

五、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整方法

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

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则一旦全部调增利润后就会造成虚增利润,征过头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21
调账是调整账目的简称,那么在什么时候需要调账了呢?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会计需要调账了。
1、做账的人自己发觉前面的账做错了,自己想要调账;
2、企业的账经审计部门(内审和外审)审计后,审计人员要求按照其的意图和方式调账;
3、会计政策有变动,该政策要求追溯到以前某个年度的;
4、新会计准则启用要与老的会计制度衔接,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