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糖水片,如何做出糖水片效果

如题所述

所谓的“糖水片”,其实不是一个贬义词,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对那种看起来画面阳光明媚,风光旖旎的风景图片的俗称。因为是“民间的”,口头的,理解多有歧义,也没有权威机构能给与其一个准确的,科学的。

下面会分五页,分别讲解关于‘糖水片’效果的制作过程与理论。

先来看下面这张效果图,是不是很清爽迷人,这就是典型的“糖水片”效果。

来细致讲讲什么叫‘糖水片’效果吧:
关于“糖水片”:

  “糖水片”是指像糖水一样甜甜蜜蜜的摄影作品,是摄影圈里对那些“虽然悦目,但不赏心”的一类照片的戏称。
  另一种说法:“糖水片”是“新新人类”讽刺传统技术派摄影师的作品的一种称谓。比较典型的说法是:“视觉感受良好,心理感受平淡”。

  糖水片的共通性:
  ·完美肤质:磨皮的功夫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如何在磨皮以后消除MM脸部的瑕疵同时要保证五官轮廓的明晰 尽量多的保留细节来体现层次(事实上,为了追求“完美”,过度磨皮的后果反而使皮肤失去了质感,以损失细节为代价);
  ·妆容色彩的体现:糖水无非为了2个字 ‘虚浮’ 就是让看得人觉得虚浮 所以不用太过于考虑MM的原是肤色上妆的效果 怎么好看怎么调吧(后果:由于颜色的过度渲染,造成色彩大量溢出,这在印刷出片上是大忌);
  ·色调:看过阿宝很多PP 很多组的感觉就是‘青’‘绿’ 但正是这样的色彩给欣赏者眼球一种舒适的享受 这样的色彩正是讨好人的色彩(糖水片采用了类似WEB设计的大面积着色方式,非常适合在网上观赏,由于色彩的失真,不太适合印刷出片)。

  客观评价糖水片:
1、只有技术-没有艺术
许多糖水片都是很讲摄影技术性的,比如光圈、焦距、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色彩、色温、饱和度、明暗、虚实、景深、层次、反差等等,也很讲究所用的相机、 镜头、胶卷及其它设备之类,而且对PS功夫要求较高。但他们对“美”的理解,更多其实就是技术;同时也把这些通过各种技术所拍出来的PS出来的片子误认为 就是艺术了。
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模仿现实-提练现实-超越现实”,三阶段缺一不可;而更高的层次则是“思想就是艺术”。糖水片多半只停留在“模仿现实”的阶段上,虽有 少部分可达到“提练现实”这一层,但绝无“超越现实”的思想高度。许多糖水片往往还把“美化现实”误认为就是“美”乃至“超越现实”,这其实是糖水片最大 的症结所在。“美化”绝不是美,只是虚假粉饰。
城市“写真照相馆”所拍出来的照片就是这种“美化”出来的典型糖水片。这种写真并不是将某人的优点进行艺术性的放大或突出表现,而是全力掩盖某人的缺点, 比如用描眉或画眼影的化妆手段把小眼睛变大,用拍摄时的柔光镜效果来掩盖某人脸上的皱纹之类。那人的眼睛虽大了,但不是她了;那人脸上的皱纹虽没了,但那 张有血有肉的脸也没了……而照片反映出的最后结果只能是那人的一张假脸!
不过,照相馆也很无奈,顾客喜欢的就是“真理”,在这里,艺术不如金钱。

2、只有构图-没有意图
凡是平面视觉的东西就有构图,诸如对角线、平行线、三角形、梯形、对称、不对称、面积、体积、远近关系、虚实关系、主次关系、轻重关系等等。但这些只是视 觉要素问题,是一张好照片所包含的一部分因素,并不是全部或者重点。重要的是你的这张照片想干什么?想表达什么?倘若摄影人只把构图看作是一张照片顶顶要 紧的事,其构图就是拍这张照片的意图的话,同样是把构图误作了“美”,其充其量只是“形式美”而已,除此之外,你在那张照片里就再也看不出什么东西了。但 糖水片的感官美的确是不可能磨灭的。

3、只有感官美-没有心灵美
给人的感官造成一种表相的“美”,其实很容易达成。这就如同让你看见一位“美女”,无非是一张漂亮脸蛋和魔鬼身材而已。糖水片的确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但 糖水片的存在也有它的必然性,尤如流行歌曲一样令很多人喜欢。传统摄影与糖水片现象就好比歌剧、美声与流行歌曲一样,一种是高雅艺术,而另一种是“大众文 化”,因此有存在的必然。然而,在糖水片的问题上,写真照相馆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在严谨的摄影艺术和摄影师面前是绝对不允许的。
  莫毅(自由摄影家)说: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一个精神营养匮乏的年代!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供应什么?这是我们拿相机的人应该考虑的。比如说你的孩子缺乏营养,你绝对不会说 只给孩子喝白糖水。换成摄影也一样,你不能说什么东西甜,你就天天给他只吃这东西。超市卖的“果冻”孩子们最爱吃,可做父母的最怕他们吃多!
  部份摄影师认为,对于初学摄影的人,也是应该学拍“糖水片”的,怎样能够把这个照片拍下来,从哪个角度,什么样的构图,达成一种美,然后再进行一个突破。
  一般意义上讲,如果把“糖水片”当作“大众”摄影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它的存在也就无可厚非了。  
  (以上内容根据有关文章整理编辑,少数内容重新编写,所有观点,并不代表网友意见,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各抒起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8
"糖水片"是传统技术派摄影师讽刺"新新人类"作品的一种称谓。比较典型的说法是:"视觉感受良好,心理感受平淡"。要够上"糖水片",首先得视觉感受良好,这是"新新人类"们也不得不承认的。至于心理感受,那又是见仁见智的了,太深奥。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传统摄影的各种题材,很多既没有深刻内涵也没有视觉美感。而新人类追求的所谓糖水片,除了首要的唯美以外,某些情况下也能起到情绪传达的作用。
但究竟什么样的照片才算"糖水片"呢?这问题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所谓复杂,主要是因为拍糖水片的人并非一点想法或追求也没有,也不可能象"植物人"或"机器人"那样去拍,所以对一般观看者来说,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分辨清楚。而所谓简单,其实只需抓住照片乃至拍摄者的几条特征,便可一目了然。以下我想开列主要的三条,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只有技术-没有艺术
许多糖水片都是很讲摄影技术性的,比如光圈、焦距、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色彩、色温、饱和度、明暗、虚实、景深、层次、反差等等,也很讲究所用的相机、镜头、胶卷及其它设备之类。他们对"美"的理解,更多其实就是技术;同时也把这些通过各种技术所拍出来的片子误认为就是艺术了。
我以前讲过,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模仿现实-提练现实-超越现实",三阶段缺一不可;而更高的层次则是"思想就是艺术"。糖水片多半只停留在"模仿现实"的阶段上,虽有少部分可达到"提练现实"这一层,但绝无"超越现实"的思想高度。许多糖水片往往还把"美化现实"误认为就是"美"乃至"超越现实",这其实是糖水片最大的症结所在。"美化"绝不是美,只是虚假粉饰,是骗人的东西。
城市"写真照相馆"所拍出来的照片就是这种"美化"出来的典型糖水片。这种写真并不是将某人的优点进行艺术性的放大或突出表现,而是全力掩盖某人的缺点,比如用描眉或画眼影的化妆手段把小眼睛变大,用拍摄时的柔光镜效果来掩盖某人脸上的皱纹之类。那人的眼睛虽大了,但不是她了;那人脸上的皱纹虽没了,但那张有血有肉的脸也没了……而照片反映出的最后结果只能是那人的一张假脸!
2、只有构图-没有意图
凡是平面视觉的东西就有构图,诸如对角线、平行线、三角形、梯形、对称、不对称、面积、体积、远近关系、虚实关系、主次关系、轻重关系等等。但这些只是视觉要素问题,是一张好照片所包含的一部分因素,并不是全部或者重点。重要的是你的这张照片想干什么?想表达什么?倘若摄影人只把构图看作是一张照片顶顶要紧的事,其构图就是拍这张照片的意图的话,同样是把构图误作了"美",其充其量只是"形式美"而已,除此之外,你在那张照片里就再也看不出什么东西了。
比如花卉类的照片,绝大多数只有色彩、光晕、造型、构图。再比如自然风光类的照片,那山、那水、那云、那月、那树、那石等等,体现的也仅是构图与光影技术;许多画面效果虽不乏"清新剔透"或"烟雨朦胧",有的甚而也"美化"了那个自然风光,所谓色彩绚丽、画面干净之类,并以此认为"美",这也正是我下边要讲的"只有感官美-没有心灵美"的问题。
3、只有感官美-没有心灵美
给人的感官造成一种表相的"美",其实很容易达成。这就如同让你看见一位"美女",无非是一张漂亮脸蛋和魔鬼身材而已,三陪小姐就能办到,至于那位"美女"有无文化修养、伦理道德、丰富气质等等,其实稍有人生阅历者,也能从她的言谈举止中一眼看个八九不离十。以此对应"糖水片"来说,那糖水片就是--只有皮相的美貌,没有内在的气质、修养、才华!古希腊思想家普罗丁早就认为美是有等级之分的----感官是低级,心灵才高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