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辩论词。

如题所述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是青少年最早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场所,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一定思想感悟性的结合。再将这种结合实践于生活,达到一种和谐共处文明健康的氛围。而这种结合当中思想感悟性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明确了这一点再让我们明确为什么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应主要靠家庭教育。

一、素质教育家庭能更快捷的落实。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时至今时,“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捉得扎扎实实”、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不注重孩子个性培养”等现象仍愈演愈烈。学校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从整体调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物理学中一个质量大的物体,其惯性就大,很难改变它的状态。而家庭教育一般只须抓一至二个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一经商量就可执行。如同一个质量小的物体其惯性就小,很容易就能改变它的状态。所以家庭教育对素质培养具有快捷落实的优点。这更符合当今社会高速的变化与发展。

二、 家庭教育更能挖掘素质潜能。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孩子想学而不是逼他学。所以投其所好挖掘青少年的个性潜能是关键。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但青少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学校教育只能从整体出发,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但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但家庭教育中只须面对一两个子女,这更能应才施教,发掘个体兴趣,加以引导创造成才条件。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所以个体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举足轻重啊!

三、解铃还须系铃人。由脱轨的家庭教育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思考。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愈演愈烈,呈上升趋势。追根究底,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疏忽大意。或放纵或溺爱或棍棒教育,导致了青少年叛逆思想的加剧。对方辩友不禁要说了,那就由学校来教育啊!俗不知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如医生看病,咱缺什么就补什么,不能盲目乱补。所以对于如今家庭教育的缺失应及时补救,应提起我们的主要重视。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综上所诉——从素质教育的落实效率出发,从青少年个性素质培养潜能的优势思考,再由青少年犯罪引起的悔恨告诫我们——青少年素质的应主要靠家庭教育!谢谢!
若帮到请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6
家庭教育肯定比学校重要咯,两者的比重应该是7:3家庭占7,学校占3. 家长是公认的孩子第一启蒙老师,如果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被家长给教育畸形了,我想没有几个老师能教育的过来,很多时候一个孩子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孩子被家长娇生惯养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老师的话他能听进去几成呢??再说老师即使发现孩子的某些缺陷,但是他同时要教那麽多学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孩子的幼年时间大多和家长一起度过,家长了解孩子的习性,而孩子又遗传于父母的基因,已是心有灵犀了。一个好的家庭文化对孩子的一生的影响远胜于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家长教育好的话,孩子会有进取心,在学校的学习会主动自觉,反之孩子会消极之类的)。
本人认为现今学校的智能(智商)教育远多于人文道德(情商)的教育,而后者对人生的影响力更比前者重要。
打个比方多数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的和农民工家庭的孩子的未来相比,我相信很多人都相信前者孩子的前途比后者更优越点吧。当然有一部分的例外,我只是笼统的说一下,各方面没说清楚。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个好的母亲造就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圣人,如果离开他母亲,我想即使在有资质的天才靠那些迂腐的老夫子也会变得迂腐而没什么成就的。一个教授的孩子比普通人的孩子成为杀人犯的几率要小的多。即使他们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当。这不是一种谬论 呵呵
最后说说教育孩子的重点:应该给一个孩子灌输一种理念,自觉自立自强,但最最重要的是要自觉,家长应该让孩子平时该干嘛时就干嘛,比如玩电脑,只有制定的时间一到立刻离线。像个军人那样果断刚毅。这些都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的教导,很多时候一种人生习惯是学校没办法学习的
e 没几天了 楼主不会想删了吧 白答了半天 晕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