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卧佛寺牡丹盛开,卧佛寺有怎样的历史?

如题所述

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北京卧佛寺的历史。

卧佛寺也叫做十方普觉寺,他的地址在西山北的寿牛山东侧距离北京市区30公里,这个寺庙是在唐贞观年间所建立的,原名叫兜率寺,后来又改名叫寿安寺,后来又经过了很多朝代,寺庙的名称也随着各个朝代更改了许多次。

在清朝雍正实习后寺庙重修,所以改名叫普觉寺,在唐代的时候,卧佛寺庙内就有檀木所雕成的卧佛,后来到了元旦又在寺庙内铸造了一尊非常大的释迦摩尼涅磐铜像,所以很多人都把普觉寺也叫卧佛寺。

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铸造释迦摩尼涅磐铜像的时候,用了铜50万斤7000人工,释迦摩尼铜像的身长达到了5米,并且成一个睡觉的姿势,头朝西,南面而左手放在腿上,然后右手撑着头,在释迦摩尼铜像的后面围坐着12尊菩萨,这12尊菩萨,他们的表情都非常沉重,而且构成了一幅释迦摩尼涅槃在婆罗树下,向12位弟子嘱咐后事的场景。

在殿内的正面墙上还挂着一块“得大自在”的牌匾,意思就是说得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也就是最大的自由。

在卧佛寺里还种着几株婆罗树,每当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的时候,白花盛开,而花朵就像无数的洁白小玉塔倒挂在树叶之间非常的有情调。

当你在卧佛寺西北方向走500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樱桃沟,这是一条外面广阔里面狭隘的一座峡谷两侧是大大小小的山峦,然后还有一条非常清澈的习水再往西走1千米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很多危峰陡壁,这里是非常著名的金鸽子台。每当到了下雨的季节,你就可以看到这些悬崖上就会有水从山顶直泄而下,形成了非常壮观的瀑布,而且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又会呈现山林红叶的景象。

按照中国寺庙的传统格局,卧佛寺从山门开始沿着一条中轴线,直到最后卧佛殿共有三座院落。并且所有的建筑都是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非常的紧凑,再经过有哼哈二将的山门以后,第1座院落也就是天王殿,在天王殿里供奉着一尊弥勒佛的坐像。

在天王殿的后面也就是第2座院落里面供奉着前世佛燃灯,今世佛释迦,后世佛弥勒,所以也叫做三世佛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卧佛寺是西山的一座古刹,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叫兜率寺,1321年扩建,用铜50万斤,历时一年,筑成现存最大的卧佛,1734年改名为十方普觉寺,俗称卧佛寺。
第2个回答  2021-04-22
卧佛寺在今北京海淀区西北寿安山南麓,他在唐代名兜率寺,元代名昭孝寺,至治二年 (1322) 重建,改名十方普觉寺,因寺内有卧佛造像而得名。
第3个回答  2021-04-22
卧佛寺创建于唐代,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了多次修建和更名。卧佛殿内的卧佛铜像铸造精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成就。
第4个回答  2021-04-22
唐时称兜率寺,后又称大昭孝寺、洪庆寺、十方普觉寺等,因寺中有一元代铜佛最为著名,俗称卧佛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