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缺乏动力,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当孩子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很多家长喜欢先褒后贬,瞬间使孩子的情绪从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到指出不足后的低落,父母指出试卷中的问题有错吗?没错!那为什么孩子的反应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与“增减效应”有关。


一、什么是“增减效应”?

增减效应,是心理学名词,又叫做阿伦森效应,来自心理学家阿伦森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往往更喜欢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人,即喜欢对自己的评价中正面的、积极的因素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讨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负面的、消极的因素越来越多。

“增减效应”的应用

生活中,关于“增减效应”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超市买零食时,导购一般都会按我们的要求少拿一些,然后一点点添加,直到我们满意。这种先少量再添加的策略,被很多商家广泛使用,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不仅如此,“增减效应”还广泛应用在职场、管理、社交以及教育领域。

如果要问“父母们最关心孩子的什么事情”,那一定与孩子的学习有关。同一个班、同一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孩子成绩优异,有些孩子再怎么用力都学不好,根源在于孩子缺少学习动力。


二、孩子学习为什么缺乏动力?

1、“我也想学好,可我总也达不到妈妈的要求”——缺少成就感

唯成绩论的父母,对孩子怀有过高的期望,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对孩子的内心情感和成就感需求漠不关心,即便孩子考出好成绩,父母依然不满意,会挑出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让孩子感觉到怎么做都达不到父母都要求,长期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无论如何也无法达成父母的要求。

2、“不是我不想学,是我真的学不进去”——缺少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孩子有语言天赋,能言善辩,有些孩子擅长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头头是道,有些孩子爱好运动,体育成绩优秀,他们会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里轻易获得好成绩,在其他领域,他们可能就会完全没兴趣,丢失了兴趣这位老师,孩子一定学不动。

3、“谁不想学好呢?可是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读书”——缺少学习动机

我们做很多事情都讲究目标导向,这样省时省力,也最高效。孩子学习这件事也是一样,古人学习是为考取功名,以此谋得高官厚禄,可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有的孩子甚至以为是在为父母学习。


当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清楚为什么学习,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就无法激发他的内在驱动力,想让孩子更加优秀,家长要学会用“增减效应”,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三、如何利用“增减效应”,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1、先贬低再褒奖

每次家长拿到孩子的成绩单,可能会先对孩子提出表扬,要么是孩子卷面整齐,要么是孩子有进步,当孩子正在心花怒放之时,家长的话锋却突然一转,开始一一列举试卷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越说越多,好像孩子身上已经没有优点,只有缺点。

这种先褒奖再贬低的做法,真得让孩子们很受伤,因为他们的优点全部被越说越多的缺点淹没了。

家长可利用“增减效应”,把原来的教育方式反过来。当家长拿到孩子的试卷,可以先说一些无关痛痒、不影响整体大局的小问题,然后再从试卷中找出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后面说的优点上,使他感觉到父母能看到他的进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2、表达恰如其分

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表扬孩子,要么是远超出实际情况,不符合事实,要么是夸赞得空动无味,让孩子感觉不真实、不可信,父母学会恰如其分的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很重要。

所谓“恰如其分”,就是说基于事实、用词准确、不过分夸张、不矫揉造作。比如说孩子的优点是字迹工整、卷面整洁,那试卷上一定不能有乱涂乱画的情况,必须是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特质,而不是凭空捏造的。

3、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遇到难题向你求助时,你会怎么做?置之不理、挖苦嘲笑,还是积极引导?父母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既是在帮孩子理清思路,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在帮孩子在实践中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

父母经常引导孩子处理问题,不仅会使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随之提高,而且孩子遇到其他问题时也会从容对待,冷静思考,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


孩子能不能更优秀,全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念之间。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父母要做像“星探”那样有敏锐的前瞻性,发现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并不断培养和鼓励,孩子就会越来越优秀。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孩子有内驱力不足的情况吗?你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第2个回答  2020-10-01
孩子学习之所以缺乏动力,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自信心受打击,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缺乏兴趣爱好。针对这两方面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另外一方面可以采用比较趣味的方式来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3个回答  2020-10-01
家长可以买一些水果奖励孩子,一边鼓励孩子,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有动力。受到家长这样的鼓励,学习起来就跟飞起来一样。
第4个回答  2020-10-01
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体力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想要未来更好的生活,现在需要好好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