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方腊起义到底是被谁镇压了呢?

如题所述

历史上的方腊“江南起义”如昙花一现,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到烟消云散只有短短的四个月,而方腊起义并不是小说《水浒传》里写的那样被招安后的宋江所平叛,更没有武松独臂擒方腊,而是由北宋朝廷派遣童贯率军十五万剿灭。

在方腊起义同时期确实有宋江起义,但宋江算不上起义,也没有所谓的108将聚义水泊梁山,他只不过是领了百十人的土匪进行了治安破坏活动,而方腊的起义才是正真意义上的起义,且规模很大,影响很大。

由于北宋末期君主昏庸嗜玩,臣下阿谀奉承之风盛行,如苏州“应奉局”之类劳民伤财之事令百姓苦不堪言,面对无休止的搜刮和徭役,以方腊为首的江南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方腊以“摩尼教”为思想控制手段,组织群众建立起政权,江浙一带百姓纷纷响应。起义之火迅速蔓延至浙江江苏安徽一带。部众最多发展到近百万人,由于北宋江南地方军队的战斗力有限,起义军很快占据南方重镇杭州,随之控制江东地区。

面对江南这一经济繁荣地区被起义军霍乱,大宋朝廷不在坐视不管,派遣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平叛。而童贯在《水浒传》里被刻画成一个只会拍马屁的大恶人,但真实的童贯真还有一些军事能力的,被蔡京保举为监军后,曾违圣意命主帅王厚出兵交战,一举收复四州。童贯还参与攻打西夏,主导北宋联金伐辽之事。算得上是一名将才,要知道他还是个太监之身啊!再加上童贯平叛带领的队伍里有五六万中央禁军,这可以说是北宋最精锐的部队了,战斗力不是江南地方军能比的。

宋徽宗宣和三年,方腊部将方七佛攻打秀洲之际,童贯大军正好赶到,直接剿灭方七佛所部,方腊被迫退守杭州。童贯乘胜追击,水陆并进,迅速收复了杭州和其余失地,并在宣和三年四月,擒获方腊及其妻儿,后又历经一年时间,剿灭了方腊旧部残余势力。因剿方腊有功,童贯也被迁为太师,封楚国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历史上真正的方腊其实是被宋朝朝廷派出的禁卫军打败了,并非是水浒传所说由宋江带领的梁山泊军队击败。

公元1120年,方腊聚众起义反叛宋朝朝廷统治,在短短的天时间内,农民起义军就迅速壮大至数万人,在两个月后,方腊更是直接攻占了杭州城,在其势力鼎盛时期,方腊拥兵三十万,控制了江苏,江西,浙江一部分。

然而声势如此壮大的方腊起义军却在起义半年后被击溃,那么方腊到底是被谁击败的呢?

答案是:宋朝宦官童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方腊在率众起义之后,消息传到各处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方言山的陈十四等人都纷纷响应起义,待等到消息传到京师洛阳的时候,皇帝宋徽宗大为惊恐,在发运使陈亨伯的建议下调派禁军,以宦官童贯为宣抚使带兵前往镇压,总计军士有15万人。

在童贯的15万禁军的进攻下,这个看似庞大无比的农民军却在短短的数个月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

按照常识来看,即便这30万的农民军打不过15万禁军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三十万大军居然会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完全被平定了。

其实,方腊农民军会这么快速的失败主要还是他们自己的战略上出了错,也就是错误的估计了形势。

方腊的三十万大军其实早就已经分散开了四处扩张了,因为这些农民军想要的就是攻占更多的城市,占领更多的地盘,然而北宋朝廷却不是这么想的,北宋的将领们都是职业军人,他们的作战方略很直接,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掉起义军的主力部队,然后再剿灭其他的小股起义军。

所以实际上北宋禁军依靠着军备和人数优势一举攻破了方腊起义军。

在农民军一开始作战失败以后,就完全暴露出农民军的特性,然而农民军最大的缺点就是无组织性,无纪律性。农民军开始四散而逃,不听指挥,以至于后来甚至都不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然而逐渐被各个击破。

假若这些农民军能够集中起自己的三十万大军,阻止起有序的作战方针,也许方腊起义并不会这么快地被平定。

事实上,对于历史上的方腊起义我其实是抱着同情的心态的,方腊起义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一群被朝廷剥削到难以生存的农民接起的反抗。

纵观中国历史,宋朝是历朝历代发生的农民起义最多的一个朝代,宋朝对外软弱无力,对内却强横甚至残忍,实在人令人愤慨,宋朝也许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那就是优待士人,这些刀笔吏然后在历史上给了宋朝一个不错的名声。

第2个回答  2020-12-11
第3个回答  2021-02-03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方腊起义究竟是被谁镇压了?

第4个回答  2020-10-05
是被韩世忠给镇压的,最后他是被韩世忠给捉住的,并且把他押到了京城斩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