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级别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直辖市: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直辖市与省辖市、地级市管辖区域相同,下辖:区,县,市,现时中国大陆有四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二、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同级。副省级是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中国国务院同意才能成为副省级市。

三、计划单列市: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的城市。中国大陆目前一共有五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 、青岛、大连 、厦门 。

四、较大的市:较大的市有多种版本,其中按照地方组织法的定义较为准确。地方组织法的定义是,“较大的市”专指经国务院批准、拥有与省会城市相同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权的城市。

五、省辖市:即为直接属于省级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包括行政地位比省低半级的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理论上的省辖市还包括省级政府直接管辖的县级市,但实际上按原有行政区划实行托管。目前在中国大陆,除海南以外,实际由省级政府管辖的县级市很少。

六、地级市:理论上按照现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系的划分,地级市(包括副省级城市)应为“准行政区划”,但实际上为省级一级行政区,其行政地位介于省与县之间的一种行政区划,属于地方政权。

七、副地级市:没有明确定义,没有统一标准,实际上是省辖县级市;全国数量极少,如河南省的济源市、湖北省的仙桃市等。

八、县级市: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市。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扩展资料:

以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和人口规模的大小来划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出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姚士谋先生曾利用城市流强度将沪宁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划分为高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中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和低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

部分学者对人口规模进行了重新界定,例如有的将200万以上的人口城市定义为超大城市,100-200万以上人口城市定义为特大城市;有的将200万以上人口作为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口作为大城市。这些成果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