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离婚证贷款有什么法律后果

如题所述

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根据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有人可能会问,假离婚证是中介或楼盘销售去办的,不是我本人去办的,我还会有刑事风险吗?这个真不好说。有刑法理论认为,由于购买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去“购买”伪造的国家证件,其需要向制造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制造人根据“客户”即购买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制作,因此,有观点认为购买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犯。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直接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无论法理上的争议孰是孰非,刑事风险固然存在啊!
2、用假离婚证买房还可能涉嫌刑法中的骗取贷款罪。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首先如果银行查出当事人是用假离婚证申请贷款,可能会将购房合同取消。其实,用假离婚证申请贷款也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以欺骗的手段获得贷款的,会被立案追查,所以,个人在买房时切不可铤而走险,因小失大。
办假离婚证贷款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买房的行为是不违法的,但是,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的后果。假离婚隐患很大,有不少弄假成真。即使将来复婚或者离婚后仍然居住在一起,经查实会追究责任,也就是取消二套房优惠,给予一定经济处罚。
假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上没有“假离婚”,即使当事人假意离婚,离婚协议以及离婚登记也已经生效,除非能够证明离婚协议存在胁迫等可撤销情形,否则无论何种原因,一经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手续的,离婚协议即生效。
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资格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小觑。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一致。
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资格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相关法律条例规定,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假离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谋离婚,二是欺诈离婚。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
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诈而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