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对香港电影有何影响

如题所述

《无间道》三部曲,对香港电影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

连着把三部影片一起看完了,觉得第三部似乎最好,影片的人物性格、矛盾发展以及内幕揭开都刻画得最深刻、完整。其次是第一部,情节的发展、节奏的把握都很不错,似乎第二部相对薄弱些,年轻演员毕竟不如大牌演员资力雄厚,另外,对陈永仁的身份的交代似乎太刻意戏剧化了,让人觉得不真实。如果是现实生活中的黄警官和卧底警察陈永仁,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不会是这个样子的,那也太不合人之常情了。

看的国语版,觉得梁朝伟演得最好,其他一众演员也都表现很好,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确实是港产黑帮片的一个高峰。另外,第三部影片中有大量的倒叙片断,在影片的剪辑上还是很见心思的,手法运用得很好。

这片子的强悍之处,在于它没有短板,从原著、剧本、导演、摄像、剪辑、道具、演员、音乐……


《无间道》当然没有原著,但从成品来看,各个方面真是没有短板——非要说的话,也只有那个还算称职但缺乏强迫症的道具师了,没他也不会有知乎上这么火爆的什么无限轮回的「无间道1中陈永仁死亡时间的bug?」这种问题了。我刷《无间道》也刷了上百次,可能也不比飞鸟冰河刷《谍影重重》的次数少。我对电影的理解,毫无疑问是《无间道》开光的。还是纯粹的电影小白的时候我以为电影只是导演一个人的作品。而在一遍一遍的复习中,我才慢慢认识到这些名字的意义:



视觉、剪辑、音乐甚至加上杰出的表演也是无力拯救一部烂片的。《无间道》的成功还是扎根于它的剧本——说起这个,它对香港电影产业的重要影响应该包括对完整剧本的重视程度吧。麦庄组合确实优秀,但是没有达到《无间道》那么优秀。《无间道》的剧本,其实是经他二人创作,再由香港电影产业修订而成的一个奇迹般的巧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7
1、2002年无间道上映之时香港电影业很不景气,港片出一部死一部,单片票房大都在200万港币左右,有500万已经很好了,但最终《无间道》在香港收获5500万票房,并被美国华纳公司以175万美金购入重拍权,创造了亚洲电影之最,重拾香港电影的自信。这是《无间道》系列在商业上和品牌上的成功。
2、随后,在2003年的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无间道》获得16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个重要奖项,成为最大赢家。这是对《无间道》艺术上的肯定。

3、黑帮电影一直都是港片最主要的类型片之一,但95年以后却有不复当年之感,很多此类影片难以拍出新意,观众因此流失。《无间道》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大无畏地选择了黑帮卧底题材,并且匠心独运,笔墨最重的部分并不放在黑道与警察的对立,而是置于人心的纠缠、警匪身份的倒置、人世的道义这样精神境界极高的层面上,在某种意义上打开了香港警匪电影的思路。此为《无间道》潜藏的、深远的威力。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21
这片子的强悍之处,在于它没有短板,从原著、剧本、导演、摄像、剪辑、道具、演员、音乐……
《无间道》当然没有原著,但从成品来看,各个方面真是没有短板——非要说的话,也只有那个还算称职但缺乏强迫症的道具师了,没他也不会有知乎上这么火爆的什么无限轮回的「无间道1中陈永仁死亡时间的bug?」这种问题了。我刷《无间道》也刷了上百次,可能也不比飞鸟冰河刷《谍影重重》的次数少。我对电影的理解,毫无疑问是《无间道》开光的。还是纯粹的电影小白的时候我以为电影只是导演一个人的作品。而在一遍一遍的复习中,我才慢慢认识到这些名字的意义:

视觉 杜可风 刘伟强
剪辑 彭发 彭正熙
音乐 陈光荣
……

视觉、剪辑、音乐甚至加上杰出的表演也是无力拯救一部烂片的。《无间道》的成功还是扎根于它的剧本——说起这个,它对香港电影产业的重要影响应该包括对完整剧本的重视程度吧。麦庄组合确实优秀,但是没有达到《无间道》那么优秀。《无间道》的剧本,其实是经他二人创作,再由香港电影产业修订而成的一个奇迹般的巧合。

你能想像《无间道》的结局是陈永仁绑架Mary要胁刘健明然后两人在天台贴身肉搏然后刘健明打死陈永仁吗?

可那才是麦庄的原创作品。

刘德华,作为香港电影产业的代表,在这部影片中的最大意义,就是——他是刘德华。

因为他是刘德华,所以他不能是反派,所以他不能是真坏人,所以他不能杀好人。

(口称刘健明不是真心想做好人的观众,是你们没看懂电影呢,还是导演表达失败呢?)

所以剧本在违背麦庄的意愿下被一改再改,终于Mary没有被绑架,终于大B变成了伏笔。

这种逼格,不应该算麦庄二人的个人作品,而是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打造出来的杰作。

当然还要包括我在「有哪些镜头是由于演员的失误却成了经典之作?」中提到的那几处演员创作。

-

神说,要有《无间道》。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