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十八路湫神的十八路湫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俗称南川大爷,本庙在岷阳镇南川村大王爷庙。
宗泽(1060-1128),北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字汝霖,元佑进士。靖康元年(1126)知磁州,募集勇士,抗击金兵。次年任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招集义军,重用岳飞,屡败金兵。多次上书宋高宗,力请还都,均未被采纳,忧愤成啦,临终之际,犹三呼“过河! 俗称梅川大爷,又称白马龙王,本庙在梅川镇杏林村。
庞统(179-124)三国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士元。初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刘备得荆州,以为谋士,与诸葛亮同任军师中郎将。后从刘备入蜀,刘备依照庞统提议,进兵成都。建安十九年(214),在攻取雒城的战斗中,中流矢而亡。 俗称关里二爷,又称白马爷,本庙在岷阳镇龚家堡村。
人物原型与梅川大爷同,即二身一人。 俗称王家三爷,本庙在十里镇王家山村。
姜维(202-264)三国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字伯约。本为魏将,后归蜀,得到诸葛亮的重用,迁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任大将军,魏军攻蜀,他坚守剑阁。蜀后主刘禅出降,姜维被迫降于钟会。咸熙无年(264),钟会反魏,他乘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俗称河北爷,本庙在十里镇上北小路村。
朱云(生卒年无考)西汉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字游。精研《周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成帝时,廷劾丞相张禹为臣。晚年教授生徒,年70余卒于家。 俗称太子爷,本庙在岷阳镇下北小路村。

范仲淹(989-1052)北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希文,大中祥符进士。天圣中,为泰州兴化令,后任秘阁校理,仁宗亲政后,擢左司谏,因忤宰相吕夷简,出知睦州、苏州,旋判国子监,迁权知开封府。景佑三年(1036),贬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庆历三年(1043),奉召入京,任参知政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旋以“朋党”罢参政,出知州,兼陕西四路宣抚使等。工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俗称黑池爷,本庙在西寨镇田家堡村。
胡大海(?-1362)元末虹县(今安徽泗水县)人,字通甫。朱元璋克滁州后,前往归附,用为先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省参知政事。军纪严明,言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镇守金华时被叛将所害。追封越国公。 俗称艰难爷,本庙在西寨镇坎铺塔村。
张锦(生卒年无考)明代岷州(今甘肃岷县)人,字尚絅,号松壑,成化几丑科(1469)中式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岷州志乡举》误为乙酉科。)历任刑部山东司主事、大理寺右丞转左丞、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紫荆等关及直隶保定等六府,官至刑部左侍郎,进阶嘉议大夫,为正三品。
有人主张湫神“兵部侍郎”的原型应该是驻在村张氏先祖张德,其实是没有道理的。民俗事象有相应的历史背景,但却有别于历史记载,不管是错位还是出入,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张锦官至刑部左侍郎,并未任职兵部,但汉族民间关于“兵部侍郎”的原型在张锦之外无异说,今人只能尊重传承。所称张德,其身份仅仅是世袭百户,相当于六品。说官至三品的“兵部侍郎”是对张德“相当官爵的敬称”,便有些离谱。 俗称涂朱爷,本庙在清水镇大路村。
雷万春(?-757)唐张巡所部偏将。安史之乱时,从张巡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据守城头,面中六箭,仍坚立不动。后随张巡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城陷后遭杀害。 俗称大王爷,本庙在阿坞河各庄(今属宕昌县)。

李晟(727-793 )唐洮州(今甘肃临潭)人,字良器。初为西北边镇裨将,从王忠嗣等作战有功。代宗时任右神策军都将。德宗时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率军讨伐藩镇田悦、朱滔、王武俊的难乱。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朱*率叛军占据京师长安,李晟指挥孤军力战,收复缉师。先后任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管内诸军及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帅,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9)被解除兵权,官至太尉、中书令。 俗称崖上阿婆,本庙在岷阳镇周家崖村。原型为神话人物碧霞元君。
俗称填坑阿婆,本庙在哈达铺新寨村(今属宕昌县)。原型为《封神演义》中的张奎之妻高兰英,在封神榜上张奎为七杀星,高兰英为桃花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