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有七个,除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还有一个,是什么啊???

甲骨文:这个不用解释了。

金文:刻在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其文字传承于甲骨文,形声字比甲骨文多,形体比甲骨文匀称。

大篆: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一般大篆只指(狭义上的)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字体,也称之为籀文。因著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那有名的国宝大石鼓旁的文体,就是当时通行的大篆体。可惜留存于世的太少了。韩愈曾写过《石鼓歌》,可见那时候就已经发现有这种文字,而且文人能识读,还非常喜欢。
小篆:秦国统一中国规定要统一用小篆。非常好看,规整的一种文字,现在刻章的还在用。
隶书:过去一般认为隶书在小篆之后出现,可是考古资料发现,秦国统一中国虽然规定用小篆,但小篆写起来很费事,其实官员们还有会写字的在工作中一般是用隶书写的。所以小篆和隶书是同时并存的。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过程中的一次大变革,使汉字好写了,非常有利于字的传播和学习。是汉字的一大进步。其形体简单,又脱胎于大小篆。
然后就是草楷行书了,这个现在我们还在用,不用解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22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草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8-30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草书出现比楷书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10
宋体
第4个回答  2012-06-18
草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