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埠镇的人文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①1930年5月16日,余干县苏维埃政府在黄金埠镇的长源周家村建立,这是余干县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当时苏区区域一度扩展到181个自然村,纵横50里。黄金埠镇作为余干、余江、万年、东乡县交界区域著名的大商埠,这里自然也成为当年红色革命的一个重镇要地。这里至今还流传着“红军三打黄金埠”的故事。1930年4月,红军独立团和赤卫队800余人攻入黄金埠镇,捣毁国民党反动统治机构一区公署,狠刹了敌人的反动气焰,并召开群众大会,开仓济贫,大大鼓舞了群众革命斗志。同年12月,红十军一旅二团再次攻打黄金埠镇,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歼灭国民党驻军200余名,打开监狱放出60余名革命群众,缴获大批枪支弹药。1931年5月,红十军第二团联合余干县游击大队第三次攻克黄金埠镇,并召开群众大会,就地镇压恶霸,广大革命群众情绪高涨。红军三打黄金埠,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提高了红军在群众中的威望,广大农民纷纷要求参加革命、参加红军。
②五雷是个黄金埠镇的一个山区,原是余干县的一个建制乡,后合并于黄金埠镇。这里每座山、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怀念和敬慕之情。1927年12月,方志敏领导的弋横农民武装暴动,唤起了余干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精神,以五雷地区为中心的“上名字”运动迅速掀起了高潮,为而后发动的农民武装暴动奠定了基础。1929年底,由黄道和信江特委书记唐在刚在余干组织了著名的年关暴动爆发,五雷乡塘湾等20多个村,4000名地方先锋队统一行动,捕杀当地土豪劣绅,没收其所有财产,红旗映红山乡,暴动取得胜利。1930年1月,在五雷乡保庆峰庙正式成立余干县苏维埃人民政府,方佩龙任主席。下辖5个区苏维埃政府,苏区面积发展到181个自然村,纵横50余里。同年4月,国民党军对苏区实行“围剿”,苏区失利,随即转入游击斗争,较有名的战役有“塘石战斗”、“攻打邹源”、“两攻古埠”、“夜袭黄金埠”等。1932年5月,赣东北省军委会主席邵式平第二次来余干,指导重建县苏维埃政府,新成立的余干县苏维埃政府下辖5个区苏维埃政府,47个乡,230个村,红色区域不断扩大,信江以东,面积达400平方公里,余干红色苏区进入了革命高涨时期…… ①过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俗称“过年”,也称“大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月初开始筹备,冻米炒爆叫“炒米花”(地方方言),制饴糖叫“年糖”,做米果,叫“年果”,酿米酒叫“年酒”,暮宰猪叫“杀年猪”。亲友以米果糖物互赠叫“送年”。除夕日,家家张灯结彩,户户桃符更新,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的灯笼上写上姓氏以示家族。生活富裕的人家还挂宫灯、彩灯。春联内容皆为欢乐祥和、喜庆丰余之语,还讲究字体有气派,要秀丽美观。是时登高远望,一排排大红灯笼齐放光彩,纷繁错杂,有如长龙腾舞,蔚为壮观。如果家有尊长谢世,则春联颜色、内容不同,通常为“一黄二绿三转红”,即第一年用黄,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始转为红纸。所谓“守孝三年”指搭头搭尾,非实指。
②关皇节,又称“关王节”,时间为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江西省部分县市的民俗节日,吃粽子和划龙舟是关皇节最具代表也是最为重要的活动形式。当地方言谐音“关房节”或“过关房”。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节”。各家以艾叶、菖蒲挂门前以辟邪。亲友以包子、粽子、腌蛋及他物相馈,叫“送节”。这日合家设宴,饮雄黄酒,并吃面条、棕子、蛋、包子,还用雄黄酒涂小孩额以解毒。午饭后,男女老少结伴去河边看龙舟竞赛,族戚处都要揭竿挂红布具礼相赠,谓之“赏标”。五月十三日为“关皇日”,是三国关羽的生日,各户家同样翻晒衣被,加餐设宴,挂菖蒲,饮雄黄,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与端午节一致。
由于“关皇节”仅仅存在于江西省部分县市,因此黄金埠镇的“关皇节”成为当地独特的一项民风习俗。
③罗汉灯,也叫叠罗汉,是黄金埠镇塘湾村的传统表演,2008年被列入余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他们由二十人五几十人可叠4-5层,而且每叠一层地下有一套武术或其他节目表演,时间可达1小时,这个项目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及其独特之处,然而现在这批传承人越来越少。 ①朱熹《访赵忠定过金步》云:“行穿侧径度荒原,又踏泥沙过野田。路转忽然开远望,眼明复此见平川。江烟浦树悲重叠,楚水闽山喜接连。税驾有期心转迫,棱棱瘦马不胜鞭。”
【注解】“赵忠定”即赵汝愚,“金步”即今余干县黄金埠镇。
②冯祖昌《黄金埠旅泊感赋》云:“烽火惊心岁几回,江花溅泪向人开。韶光薄幸春如寄,芳草无言客又来。岂有间情吟芍药,更无清梦到瑶台。浮家泛宅知何处,烟水茫茫极可哀。”
③白云章《在黄金埠与江敬所留别》云:“不厌清狂不厌贫,诗书漫养性情真。苔岑结契经卅载,梓里论诗中两人。要地防边灰剩劫,寒天话旧酒生春。江干一棹匆匆别,他是关河远梦频。”
④钱镠《浮石寺》诗曰:“滟滟霞光映碧流,潭湾深处有龙湫。危楼百尺临江渚,石在波心千古浮。”——选自《余干县志》卷十八载。
【注解】①浮石寺,在黄金埠镇,临信江。据载为五代时建,以近浮石嘴得名,今不存。明代著名学者罗洪先记与友人王阳明游历事,其中就提到黄金埠镇浮石寺。②吴越宝大年初(924年),吴越王钱镠游黄金埠镇浮石寺并留诗。
黄金埠镇不仅带有厚重的历史,而且在文学领域里留下了众多佳话。黄金埠镇在唐宋文人笔下常被描绘成为一幅幅绚烂的图画。黄金埠镇的文学不仅具有自然山水、民俗乡风的绚烂图画,而且还演绎为政治失落的无奈和贬谪迁流的感慨。历代文人流连栖息于黄金埠镇这块土地,黄金埠镇的文学成就无疑得益于它那独具特色的优越地理环境。 ①黄金埠镇中晚唐青瓷窑址,位于黄金埠近郊刘家山一带。2006年3月至7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干县博物馆共同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出龙窑一座、清理灰坑—个、出土各类窑具和青瓷器达3000余件。在发掘的诸多青瓷器中,褐色梅花纹碗、圆形瓷砚等器具系在江西青瓷窑址首次见到,其中一个刻有“贞元”纪年款的青瓷罐残片为江西各大青瓷场首次发现,可作为唐代青瓷器断代可靠的实物依据,十分珍贵。同时,发现的罕见青釉瓷腰鼓,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各民族进行经济与文化频繁交流的实物见证。调查还显示,黄金埠附近有一个很大范围的青瓷窑群,刘家山窑仅是其中一处。足见在中晚唐时期,余干的青瓷器烧造业已相当发达。黄金埠青瓷窑址的发现,为国内罕见,可与浙江越州窑、湖南长沙窑媲美,窑址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 黄金埠镇投资数万元在黄金埠中晚唐青瓷窑址加强了古窑址的保护工作,县文物部门正加紧该窑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次出土的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文物当数一件青釉瓷腰鼓。这件西域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是唐代江西地域与中西亚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力证,同时也说明了当时黄金埠镇水路交通的发达。此前出土的唐代青釉瓷腰鼓在全国只有一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06年发掘的中晚唐古窑群和国家级陶瓷出土,权威专家公认黄金埠镇是中国青瓷发源地之一,“国宝龙窑”将与名扬四海的“景德镇窑”齐名,印证在一千多年前的黄金埠镇与中亚、西亚各民族有着频繁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自古即是商业重镇,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镇。
②北寨遗址位于五雷乡绿源村北部1000米处。山脉南北走向,为台地地形。南接南寨,西南是龟山嘴水库,东北群山环抱,小垅田蜿蜓入山中。北寨遗址高出地面200米左右,长150米,宽50米,总面积为7500平方米,是本县第二高峰,林壑优美,形势险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是赣东北根据地之一部分。红军频繁活动于此,成为军事要隘。这里是乡政府林场,种有杉木、茶树。遗址陶片较为丰富,纹饰为云雷纹、叶脉纹、编织纹、回纹、绳纹等大部分是硬陶,少数软陶。从陶片器形分析:有罐、壶、盂等。这些陶片叩之有声,类似吴越文化,为春秋战国遗址。 黄金埠镇地区方言系统形成于秦始皇分郡县之初,方言属于鹰弋片,以鹰潭话为代表,鹰弋片是赣语十一个方言片之一,通行于江西的鹰潭市、贵溪、余江、万年、乐平、景德镇市(部分)、余干、鄱阳、彭泽、横峰、弋阳、铅山。
特点是: 第一人称代词多说“阿”、“阿俚”。 多数方言梗摄字没有[a]、[ia]、[ua]萀绝读系统。黄金埠镇方言语音拖曳,大都有“仂”这个尾音。如:崽仂(男孩)、捏仂(女孩)、篮子仂(篮子)、搭仂(背心)、袄仂(又称“隔袄仂”)、滕憋仂(蠢材)、打滚脚仂(游泳的一种姿势,一般指“狗刨式游泳”)等。
黄金埠镇方言属于余干方言八大片区之一,包括黄金埠、梅港乡、五雷、峡山四个地区。部分地区因受邻县话的影响有所不同。以下为部分黄金埠镇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表格 : 普通话  方言普通话方言普通话  方言普通话方言普通话方言叔叔  细细斑鸠葡脚仂桌子盘锅盖林板盖仂八哥八八仂叔母姐姐麻雀雕仂丑陋哈人漂亮排场戒指只圈仂做饭杯饭  蜻蜓钢脚仂闷人  闭人一点点些那仂马上少个什么时候啥个时间南瓜金瓜时时笃个努力嘎所稀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