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文学的文学观念

如题所述

转换过程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强大洪流对作家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审美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其发生了整体的转换。从宏观上看,这种转换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主体位置的极大倾斜,生活意识、群众的意识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一转换是最为深刻的,也是最本质的。任何时代的文学发展,在大的方向、发展趋向上都受制于其意识结构和价值观念。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学观念,是文学创作活动,只能是个人的、内心的垄断行为和产物。通俗地说,只能是我写你读,我写什么,你读什么,我怎样写你就怎样读,任何人无权干涉,也就是所谓的创作自由。
从表面看,这种说法似有道理,但深入一步认识,只能说认识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一半。文学产品一旦产生就成为社会的东西,而绝不是一只为个人把玩的私人物件。作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的神仙,作者的内心不是一生下来就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什么神的意志和个人梦幻。所谓的创作自由,这种狭隘的主体意识割裂了文学与之血肉相连的而且时时处处在发挥着作用甚至带有决定性作用的外界社会生活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长期束缚了文学的发展,使作家在火热的革命新时代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当年解放区改天换地的现实斗争生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表现出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都对作家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不少人甚至不是为了当一名作家或者根本连作家的梦想都没有而甘冒生命危险投奔解放区。特别是经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引导,深刻认识只有生活才是一切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作品的生命力、创作的活力都耘织于社会生活中,作家不仅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的营养还吸取着培养自己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不知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而且还是有形、无形或是直接、间接的参与者,只有群众、群众的生活实践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正确的评价和鉴定。这种观念转换带有根本性的意义,是划时代、历史性的变革。这种观点并不是像现在某些观点所认为的,是作家被迫的,或者是在某种政治压力下的一种屈从,而是作家们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理解发自内心深处的高度自觉和追求。同时,也是历史、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其次,这种转换还表现在作家从“小我”到“大我”的变换中。历来作家总认为自己是指使人、文化人,往往自视清高,总觉得自己是教育者,劳动群众是受教育者,始终和劳动群众存在着距离,不懂他们的语言,没有他们的感受和情感。在解放区,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人民成了革命的主力、社会的主人,作家从“小我”的王国走向群众斗争创造的热潮,实现了“小我”和“大我”的有机融合,他们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同群众密切结合,终于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使自己的创作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在审美形态上,解放区作家也发生了根本性转换,这一转换的总体趋向是乡村化。首先突出反映在作品表现主题的变换上。另外,美的尺度,离不开时代,离不开人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着人们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当年解放区是处在民族命运、国家命运大拼搏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家立业的伟大时代,其时代精神本身决定了美的内涵只能是革命的、雄壮的、崇高的、阳刚的独特品格,这是压倒一切的主旋律。解放区文学思潮中,作家的文学观念、审美形态发生了这个整体性转换,这一总体趋势是乡村化。
解放区文学的风貌
解放区文学,注重表现在“新天地”中的农民生活:
《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为代表的作品,表现受剥削的农民与共产党革命的亲切关系。
《暴风骤雨》《桑干河》土改运动与农民翻身、解放。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1943-5)、《传家宝》(1949)、《我的两家房东》(康濯),表现了农村青年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