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的科技属于什么水平?

如题所述

中国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时代,进步和落后同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对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保持“定力”十分重要。

在基础科学领域,“天眼”、上海光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为世界级科研奠定了基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等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领域,载人航天、深地探测、超级计算等产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一些大成果、大工程让人耳熟能详;即时通信、移动支付、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方面,中国科技企业、产品和服务更是让世界瞩目。

目前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关键领域创新能力短板明显。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曾归纳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科技产出比例偏低,产业核心技术、源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

扩展资料

传统的世界科技产业竞争

第一类,是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

最典型的,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一硬一软两大产业。

芯片和操作系统是两个非常核心的产业,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攻克这两个核心产业。

第二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一个重要跟随者的。

这样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机械、石油、航运、飞机、手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竞争的多国当中并不一定都包含美国。因此,你如果是一个美国人,你也会很有危机感的,并不是像许多外人感觉的那样,全面领先,稳坐钓鱼台。

第三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领先者的。

这样的领域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已经有了一些,例如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这是中国的巨大成功。我们对于中国的信心,很大部分就来自这些成功的经验。

第四类,是双头格局,一般是中美两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都是普遍被认为对于未来非常重要,最有想象空间的,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科技的真实实力怎么样?这篇文章讲透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看待中国科技要有定力:承认差距 脚踏实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许多人至今认为中国只是一个世界工厂。有人说中国在科技上突飞猛进,人们也只是听听而已。然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2007年“高科技指数”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中国科技水平已经是世界第一;中国科技总体实力也已超过德国、日本,很快就能超出美国。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寻找 “ 下一个日本 ” 却找出了 “ 下一个美国 ”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是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中开始,它就经常推出一个世界“高技术指数”(High Tech Indicators,缩写为HTI)。当初的目的是研究与预测:谁将是下一个日本。那时正是日本经济光芒万丈的时候。然而,日本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科技 上,追到美国身后之后,就开始“休息”了,摆出一副永远不可能再进一步夺取冠军的姿态来。 佐治亚学院的这个指数每年在那里更新着,直到它忽然发现了一个“日本”,等到它发现这个“日本”的时候,同时发现这个新“日本”甚至已经局部超越了美国,从总体上,也是50到60年来第一次有了美国与别人竞争、并随时可能落后的局面。这个新“日本”自然就是中国了。 这个由国家科技基金出资开展的调研项目的撰写者 之一尼尔斯.纽曼说:“将近一个世纪来,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既驾驭基础研究领域,又具有吸取科研成果、在科研基础上创造和营销产品的经济能力的领导者,而且 是在这个星球上不止一个地方。”着眼美国,这位纽曼感慨万端,“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主要驾驭者。我们现在却面对这么一个形势:不是在这里研究 开发和展开营销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出现,我们跟这些产品毫无关系,甚至不知道它们会到来。” 中国已被视为世界科技领袖 这个指数由6个领域构成:投入(Input), 国家方针(National Orientation),社会经济基础设施(Socioeconomic Infrastructure),科技基础设施(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生产能力(Productive Capacity),科技水平(Technological Standing)。佐治亚理工学院对33个国家进行比较,综合统计数字和专家看法给各个国家打分。 佐治亚理工学院相应文章的标题就叫“调研显示中 国是世界科技领袖”。不少英语媒体转载、报导,用的是相应的提法。这是因为,从科技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指数“科技水平”方面,中国高居第一。2007年这 个指数方面,中国得分为82.8,美国落到了76.1。德国第三,66.8,日本第四,66.0。而在11年前的1996年,中国这方面的得分还只有 22.5,而美国得分91.4。然后是中、美并进,99年时美国达到95.4分,中国则翻了一倍,达44.2分。而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还是这两年来的事 情,美国从2005年的82.9分进一步下跌至76.1分,而中国从2005年的73.9分进一步升至82.8分。 在科技水平这个方面,所谓“金砖四国”中的另外三国根本无法跟中国相比:2007年,巴西的得分是17.6分;印度的得分是20.7;俄罗斯是15.8。而东亚的韩国(44.4)、新加坡(43.4)、台湾(34.5)和马来西亚(32.2)则都相当不错。 中国改变了世界风光 同为这个项目撰写人的佐治亚理工学院政治与评价 中心主任阿兰.坡特(Alan Porter)说:“中国真的在科技方面改变了世界经济风光。”“假如您看到,中国既展开低成本大规模加工,又聚焦于科技,然后在强调研究和发展的基础上 把它们结合起来,那么结果将是:给其它国家留下的空间就没有多少了。” 纽曼指出:“我们在我们测算的所有领域都看到中 国的持续增长。与任何其它国家相比,我们没有看到中国在上升过程中出现过任何停顿。这种增长是戏剧性的。”从6个指数领域看,所有其它国家都升升降降,有 起伏波动,而中国在6个指数中的5个里都是一路往上走,没有出现过哪怕是停顿的时候。只有“国家方针”是个例外。 在“科技水平”这个领域内,技术产品的出口是一个关键因素。最近,中国这方面的出口额已仅次于美国。纽曼说,很快中国在这方面就会超出美国成为冠军。 在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方面,美国近年来一直停顿 不前。报告指出,9-11后,美国给移民设置了一系列障碍,更妨碍了美国科技人才群的扩大。纽曼说:“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国现在拥有的还不到我们的一半, 但它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对美国来说,很难在这个领域改善很多,而对我们来说,情况变坏却是很容易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变好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有更大的 操作空间。” 坡特认为,中国正在向研究与发展的全面的领袖方向行进。他举例说,中国现在在关于纳米技术的出版物的数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一,尽管美国的出版物被引用、转载的比例比中国大。 中国并非在所有领域内都居前列 除了“科技水平”这个领域,其它5个领域内中国还是落后于美国。在有些领域,中国其实还很落后。 在“投入”领域,中国虽然属于“第一梯队”,但 仅排名第八,以67.2分落后于美国(88.7)、日本(75.7)、德国(70.0)、英国(69.5)、瑞典(68.1)以色列和加拿大(都是 67.3)。“金砖四国”中,巴西47.1,印度56.8,俄罗斯55.2。但中国在1993年时还只有45.1分,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在“国家方针”领域,高居首位的是爱尔兰 (83.4),美国排在第四(78.0),中国(62.6)甚至排在最后排:第24位。而1996年时中国这方面得分还比现在高(65.2),2005年 时更曾达到74.3分。德国是72.8分,日本是75.7分。巴西是55.1分,印度是64.6分,俄罗斯57.5分。 在“社会经济基础设施”领域,美国以87.9分高居第一,中国更差,在33个国家里倒数第七(61.2),但中国在1993年时只有46.4分,此后一路往上走来。德国得69.3分,日本得71.2分,都不是很靠前。巴西50.3,印度55.1,俄罗斯65.4。 在“技术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相当不错。美国以95.5分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日本以68.8居第二,德国以63.0居第三,中国以60.0居第四。在1993年时,中国这个领域得分只有38.6。此后一路往上走。巴西36.6,印度44.4,俄罗斯47.8。 在“生产能力”领域,中国又是非常出色:以85.2分仅次于美国(93.4)和日本(87.2)居第三。1993年时,中国这个领域的得分只有33.2分。德国以74.8分居第四。巴西为46.5分,印度63.1,俄罗斯49.9。 40 岁的美国人跟 12 岁的中国人比赛篮球 从美国人搞的这个“权威指数”中,能看出一些什么来呢? 首先,中国科技先(经济)一步进入与美国竞争阶 段已经成为事实。西方十多年来对中国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经济发展上。据德国之声记者观察,惊呼中国在科技方面也在超越西方的呼声其实是最近一年来,尤其是 最近几个月来才有的新现象,或者说,现在此间的人们忽然变得敏感起来了,呼声一下子集中了。但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大国、“世界科技领袖”的,恐怕 还是这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这个“科技水平”指数,包括许多方面,比如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发表的论文等。但是,现在就说中国是世界科技第一大国,似乎有 点过早。数字有时候是骗人的。比如论文,它还有个质量问题;比如在许多尖端科学领域,包括航天航空、军事科技等,众所周知中国跟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有差距 的,有的差距还很大;比如高科技产品,还有个定义问题(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通常也被视为高科技产品)。但是,数字毕竟不会是完全凭空产生的。总体上,中国 科技力量的突飞猛进,已经到了跟美国竞争的地步,这应该是事实。而且在这方面,中国的科技地位进步已经走到了经济地位进步的前面。在经济上,中国毕竟还在 跟德国争第三个位置,而在科技上中国已经在争夺第一了。只是科技上何时真能成为第一,恐怕不可能象经济上那么透明。许多方面也只能靠这些不太可靠的数字, 有些方面甚至只能凭感觉。 其次,这些指数也表明,中国整体上突飞猛进,但 进展很不平衡。刚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里说“中国经济处在成长期的烦恼中”,觉得很有意思。确实有这么一种味道。比如一个人一下子窜高了,还来不及长“胖”,有的部位发育成熟了,有的部位刚开始发育。这六个领域的指数就有这个模样:“科技水平”达到世界第一了,在“社会经济基础设施”领域却还倒数着。有的 领域(比如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进展的速度极惊人,但有的领域(尤其是“国家方针”)几十年来还在徘徊。 纽曼的一个比喻很有意思,他把美国和中国比作在打篮球的两名运动员,“就象一个40岁的球员跟一个只有12岁的对手比赛,但那12岁的已经跟40岁的你一样高了。你现在还稍微比对手强一点,有更多的经验,可是你的身上已经挤不出多少潜力来了。未来显然看上去对美国不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9

我们国家的科技日新月异如此发达,我们是否能够追上美国甚至超越美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呢?

相似回答